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9章 冤家路窄(2/2)

是一个隐士,他身边就有刘遗民这样辞去高官之人,甘愿修行;还有苻坚的前护卫长昙邕也隐在庐山。如果能够得到慧远的辅佐,定能够在江南这片土地上收服大量民心。本身慧远就是睿智之人,从熟读儒家经典,具有安邦定国之才!”

羊云蒙一听此话,顿时敬仰之情,很羡慕道:“慧远是如此高僧,那我们快前往东林寺一睹他的风采。”徐敦颐道:“好!”于是和羊贤三人,快马加鞭来往东林寺。

东林寺内,一位白发苍苍,精神矍铄,身穿黄色袈裟,面容慈祥的老和尚道:“昙邕,今天有贵客前来,你前往寺门口迎接他们进来。”昙邕一身很朴素的灰色僧衣,但身体八尺,勇武过人,一副眼睛异常有神,双手合十道:“是,师父。”然后走出了正殿,身边坐着一位大约五十多岁人,没有穿僧袍,穿了一些布衣,但看去也是一个很有涵养之人。

昙邕走到寺门口,就看到三人牵着三匹马往寺庙来。徐敦颐,羊贤和羊云蒙在离寺庙还有二三里地的时候,就下马步行。徐敦颐一看寺院门口的人道:“这位应该就是昙邕大师吧?”昙邕道:“慧远大师,已经等候各位多时了,快请进。”

徐敦颐进入大殿,对着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双手合十放在眉心,道:“想必这位就是慧远大师,冒昧前来拜访,路上听闻大师身体抱恙,不知现在病情怎么样了?”羊贤和羊天蒙也仿照徐敦颐的做法,向慧远双手合十。慧远道:“南无阿弥陀佛,只是偶感风寒,区区病,不足为虑!”他的声音内力雄厚,发出的声音非常安详,让人感到很舒服,如沐春风。

然后徐敦颐同时双手合十,对穿布衣的人道:“这位大师应该就是刘遗民居士了吧!”刘遗民面露微笑道:“居士不敢当,我只是前朝遗民,鄙人姓刘。”徐敦颐道:“居士,客气!”然后徐敦颐从怀中拿出法显的信道:“大师,请过目,这是法显大师让在下送的书信。”

慧远接过信,看到封面上写道:慧远大师亲鉴。然后,打开信读了起来,信的内容如下:

慧远大师,在泰山附近大量沙门中人,惨遭屠戮。本人不自量力,想查明究竟;但终究能力有限,差点丧命,幸亏承蒙山的徐大侠等人相助才脱险,不过我武功尽失,不能够继续追查此事。但是,我已经查到这些人来自清城山的长生宫,还望你利用南朝沙门力量彻查此事,以免佛门面临灭顶之灾。此外,沙门中不肖子弟甚多,违反戒律。我听从朗公大师建议亲自前往天竺,取回一些佛家戒律以完善现在的佛教典籍。中土众多佛教徒的性命就需要你来想办法拯救了,法显在此拜谢!

慧远读完信,叹了一口气道:“法显大师,已经年尽花甲,还在为佛门的戒律而亲自前往天竺,甚是让人佩服!”慧远道:“你应该就是蒙山的徐大侠了吧,以前只是闻名,今日能够见到,深感荣幸。这样吧,你们先去后院喝我们庐山的云雾茶,此茶是我亲自制作,稍后与你们详谈,你看如何?”

徐敦颐三人正要走入后院之际,听到一个声音道:“慧远大师,你分明是看不起我家将军,他亲自前来上山拜会你,你不下山也就罢了,还装生病,这不是还在会客吗?”这话正是刚才的万盖所。慧远面不改色的笑道:“贫僧,的确疾病缠身,所以没有下山迎接各位,实在抱歉!他们只是远道而来的朋友,我怎么不能够不接待呢?”桓玄道:“大师,不下山也没有什么?因为我听闻大师从不过虎溪。不过,我有一些问题需要请教大师,如果大师都能够回答上来,我自然下山;如果大师回答不上来,和我一起下山,如何?”

慧远微笑道:“我无论是否回答的上来,都不会下山的!”丁期劝道:“大师,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家将军好心请你出山,是诚心诚意的,为何如此驳将军面子呢?”万盖厉声斥责道:“慧远和尚,我们大军是征缴殷仲堪路过庐山,难道你不怕山下数万雄兵,先把你这东林寺夷为平地,把这里面所有的僧人全部杀光吗?”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