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羽书日再至(四)(1/2)

崇祯听完此话后,便开口道:“周爱卿你倒是不用担心。周先生早计划好了,此次将会从礼部挑选一名官员名义担任正使,周爱卿你担任副使,当然暗地里还是以你为尊。此外,朕还会调派八位大内高手作为你的护卫。等你到了皮岛,犒赏边军之事按旧例来。到了离开东江之时,你找个借口宣称有密旨,召毛龙单独觐见。凭八位大内高手的实力,解决这毛龙应当不费吹灰之力。”

这也行?太儿戏了吧!周祥春瞪大了眼睛。

崇祯看着周祥春目瞪口呆的样子,便以为这货被周廷儒的计策给震撼了,心里不由得有几分得意。继续开口道:“朕事先便会给你们一道密旨。待到毛龙伏诛之后,周爱卿便可以召集诸将,宣读朕的旨意:‘只诛首恶,余者不问’。想来东江士卒之忠贞之士占了大多数,听了朕的旨意,必然不会再有异动。”

这货纯粹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圣旨一出,什么事情都能搞定!毛龙如果不是能得部下死心,又如何能在缺粮缺军饷的条件下支撑了东江这么久?即使真的走运杀了这毛龙,又有谁能替代这货,继续替朝廷掌控东江?

不过周祥春也深知,如今圣正在自我沉醉,没办法直接谏阻。想了想,周祥春便开口道:“圣,周先生此计确实绝妙,可惜还有破绽。”

自从次周祥春献瞒天过海,明降实升的妙计,替崇祯掌控都察院后,崇祯对周祥春的计谋水平还是很认同的。如今听到周祥春如此说法,便开口道:“此计有破绽?周爱卿有何高见?”

周祥春仔细想了想,便开口道:“既然是犒赏边军,自然要携带巨量的物资。东江距离京师不止千里,且不说如今海路不通,陆路又被大雪所阻,即使勉强路,每日撑死也行进三十里。如此计来,等到了皮岛至少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微臣担心来不及。”

崇祯便开口道:“何事来不及?”

周祥春便开口道:“犒赏必在年前,如今已经是腊月初,年前肯定无法赶到皮岛,此其一也。东江倘若要叛乱,则必然会在年前发动。微臣无法在其叛乱之前赶到,此其二也。因为此时大雪封路,朝廷无法出兵,即使叛乱时遇到底下士卒反抗,毛龙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清洗。而且叛乱之后,毛龙必然要领着大军攻占几座大明的城池,让底下的士卒坐实叛乱之罪。这样大军没有退路之后,才会死心跟着毛龙。而要攻占大明城池,少说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故所以,微臣认为,毛龙倘若要叛乱,则必然会在年前,周首辅的擒贼擒王之计虽然绝妙,只怕时间根本来不及。”

崇祯想了想,这周爱卿说的也很有道理。毛龙倘若要叛乱,既要清洗底下的顽固分子,又要逼迫大军犯下大罪,使得部下无路可退才行,则叛乱时机必然会选择在年前。

看到崇祯还在沉吟,周祥春便继续补刀道:“其实这还是小事,依照微臣的愚见,即使时间来的及,咱们也不能派使者去皮岛。”

这下崇祯大为好,开口道:“此话又何解?”

周祥春便开口道:“假如毛龙想叛乱,朝廷此时派使者过去,只怕会反过来被毛龙所利用,到时候底下士卒不得不跟着叛乱。”

崇祯便开口说道:“周爱卿不妨细细说来。”

周祥春便开口道:“正如圣所说,东江士卒久受朝廷天恩,心向大明者必然不在少数。毛龙虽然开镇东江十余年,在东江颇有威信。不过想要一时之间便开始举兵叛乱,只怕属下必有不服的忠于朝廷之将士。这些忠贞之士一日不除,则毛龙一日无法举兵,也是说这些人即使不能阻止毛龙叛乱,也能拖延其叛乱。微臣怕的是,等到朝廷的使者一到东江,则毛龙必然会假传圣旨。”

不待崇祯发问,周祥春继续开口道:“等到朝廷使者到了东江,倘若毛龙二话不说把使者扣押起来,却对底下士卒宣称朝廷派人前来问罪。假称‘朝廷有令,东江意图谋反,下诸将,一体斩绝,其在大明的眷属,亦全部抄斩’。如此东江下听到此消息,为了保命起见,不得不跟着叛乱。即使那些忠贞之士,也会对朝廷心生怨愤。如此反而是帮了毛龙的大忙。”

这话说的有理,看起来派使者去东江还真是个馊主意。于是崇祯便开口问道:“依照周先生所见,此事当如何处理为?”

周祥春便开口道:“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

崇祯久读兵书,自然知道此话出自孙子兵法。既然是前贤所言,则一定是对的。于是开口问道:“攻心又当如何?”

周祥春想了想,便开口道:“据微臣所知,这毛龙唯一的子嗣还在钱塘,其亲族在钱塘的也有不少。东江军诸将,其家眷亲族亦大多在大明境内。”

崇祯便呵呵笑了起来,开口道:“原来是这个法子,却也不错。袁爱卿的奏折便提及了此事,奏请朝廷控制毛龙及东江诸将家眷,以迫使东江不敢自立。”接着又回头对着小太监开口道:“来人哪!取袁爱卿奏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