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倒周(一)(1/2)

崇祯黑甜一觉,醒来时便已经到了掌灯时分。 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了曹化淳那张写满关怀的脸孔,不禁大为安慰。

年轻是好,一觉之后,崇祯原地满血复活,又开始信心满满的投入了自己悲催的皇帝事业。

在曹化淳的服侍下,换好了衣服。

门外,宫人们端进来晚宴。

崇祯的晚膳十分简单,甚至算的几分寒酸,两荤两素,外加淡汤一盆。一碟子豆芽,一碟子鸭肉,一碟子豆腐,一碟子炒鸡蛋,外加一碗豆腐汤,正是历史鼎鼎有名的四菜一汤。明太祖朱元璋当初用来对付百官的武器,结果把自己的子孙给坑了。

依照旧例,崇祯用膳后会休息半个时辰,接下来便要继续批阅奏折,往往要到子时才能寝。

等到宫人撤下了饭菜,趁着饭后这点时间,崇祯便对着曹化淳开口道:“如今反了毛龙,辽东之地危矣。周首辅的意思是派大军前往支援锦、右等地,可惜朝无钱,大军无法起行。大伴可有什么好法子?”

曹化淳便开口道:“万岁爷,老奴这些年倒是攒了一些体己,约莫有个一万来两。既然朝廷急用,老奴回头这叫人缴往内库。”

崇祯开口道:“大伴你好不容易才积攒了一点养老银子,自己留着吧。朕还不至于来打你养老银子的主意。”

说完之后,崇祯便压低声音开口道:“王承恩那条老狗说可以从山西商人处商借一二,不过周首辅却斩钉截铁的反对。二人一个从经,一个从权,朕倒是不知道怎么办了。大伴!你说这银子借还是不借?”

曹化淳便开口道:“万岁爷,老奴只知道宫的事情。宫外的事情,老奴不懂,更不敢妄议国事。不过老奴想,既然周大人反对此事,不知道其它人的态度又如何?百官之,万岁爷可有其它心腹,不妨向其垂询一二。”

崇祯听了这话之后,恍然大悟。周首辅搞不定此事,还有一个周祥春啊!这下有如破开迷雾见青天,哈哈大笑,对着曹化淳开口道:“大伴好主意,你真乃朕之张昭。内事有你这个张昭在,外事朕还有个周郎呢!”然后便对着门外开口道:“来人,速去传旨,令都察院佥都御史周祥春即刻进宫见驾。”

门外转进来王承恩,这货自从崇祯睡着后一直守在外面,听到崇祯开口,便闪了进来,跪地准备领旨。

旁边曹化淳却开口道:“万岁爷,此事何必急于一时。如今已经酉时三刻,各处宫门都早已经落锁。周大人即使到了宫外,也无法进宫。不妨等到明天再说。”

崇祯便开口道:“此事事关重大,朕一刻也等不得。”接着又对着旁边的王承恩开口道:“你亲自去请周大人过来,朕再给你手谕一道,到时候凭朕的手谕,叫开端门。”

曹化淳赶紧跪下劝道:“万岁爷,此事万万不可。宫门铁律,入夜后不开宫门,以防有宵小之辈趁机作乱。宫门夜开,倘若后人援此旧例,又该如何是好?宫门夜开,实在太过耸人听闻。何况倘若此事传了出去,周大人也要受到百官弹劾。万岁爷也不想让周大人难做吧!”

崇祯想了想,这话也有道理。以前自己还把周廷儒、温体仁、袁崇焕等人依为心腹,如今看起来,真正信的过的人只有周祥春一人。倘若因此事让周祥春吃了挂落,乃至于被百官弹劾去职的话,自己可真是得不偿失。

想了想,崇祯还是不肯改主意,对着王承恩开口道:“既然宫门不能夜开,那委屈周爱卿一下,让守军用吊篮把周爱卿吊来吧。”

这个办法既然不违反宫的规矩,曹化淳便也不再开口反对。

王承恩赶紧领旨出发,火急火燎的赶往端门,让守军把自己吊了下去,又急匆匆的往周府赶去。

周府内,自从午周廷儒进宫之后,没过多久,熊珊便打发杜远送来了一份机密书信。

当初程本直献十二金牌之计,袁崇焕第三本奏折的时候,梁稷的密信也同时发出。估计是驿道出了某些问题,袁崇焕前后的第三、四、五本奏折,都是同一天到的京师。于此同时,梁稷的密信也到了春风得意楼。

见到信的密记标记为绝密,熊珊自然不可能去偷拆书信,便打发了杜远把此信送了过来。至于方汉,一向贴身保护王启年,自然跟着王启年呆在了周府。

梁稷的书信里面,把程本直的十二金牌之计透露的一干二净。虽然没有看过袁崇焕这几道奏折,王启年却也知道里面的内容,必然是民间传言东江建国,细作传回建奴送大批物资前往东江支持毛龙自立,以及东江士卒逃到辽东报告毛龙已经自立三事。

王启年收好梁稷的密信,便开始埋头思索起来,半响之后,突然灵光一闪,一条妙计跳了心头。周廷儒,你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申时刚过,门外一阵哈哈大笑,周祥春这货回来了。

进得书房后,周祥春便把同圣的奏对过程,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