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军出动(三)(2/2)

细作回报,锦州准备安排人前来偷城,此乃祖大寿的围魏救赵之计。祖大寿派出了五百兵丁,假扮成咱们的人马,打算等到咱们大军云集于锦州城下之时,便乘机来偷袭盛京。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只要不开城门,明狗无法可想。切记,切记,未见手诏,哪怕见到本汗在城外,亦不可打开城门。”

代善点头答应了下来。

皇太极又对着其它人开口道:“其余诸人,各自回去准备。三天之后,尽率本部旗丁,随同本汗一起出发攻打锦州。”

众人齐声答应道:“喳!”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是三天后,时间已是小年。建奴一向同汉人杂居,受汉人风气影响颇多,年节之事便也用汉俗。倘若是以前,皇太极必然不会选择此时出兵。逢年过节嘛,谁都会想家,军士卒一旦开始想家,士气便回一落千丈。

不过这事也可以反过来说,大金的士卒因此事而士气低落,对手也会碰到同样的情况。说到最后,便需要一哪方的纪律更为严明。大家同样士气低落,纪律严明的一方,士气降落的少,算起来便占了便宜。纪律败坏的一方,士气降落的多,算起来便吃亏。

所以说此事还是要看对手,倘若是对手是东江那种纪律严明的队伍,皇太极自然不敢行此险招。年初攻打东江的残兵,尚且硬生生捱到过了十五才出兵。如今的对手既然是袁崇焕的辽东军队,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说因为年节动兵,大金的士气降低一成的话,辽东的士卒士气至少会降低三成,这笔买卖做的过。

为帅者同为将者不同,为将者只需要能砍的过人好,而为帅者则需要一切可能影响胜负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尽量多给自己增加筹码,减少对手的筹码。

崇祯二年腊月二十三,建奴大军已经集结完毕,老规矩砍了几颗明军俘虏人头祭旗之后,三声炮响,大军便依次朝南开去。

第一梯队,镶蓝旗的阿敏打头,领着三千残余的镶蓝旗旗丁,后面跟着三千正黄旗旗丁,直奔宁远而去。阿敏这货命苦,要赶的路远很多,绕过锦州后还得行进二百余里,所以第一批出发。

第二梯队,莽古尔泰领着正蓝旗的一万八千士卒为前军,猛将嘛!自然要用作前锋。皇太极自率剩余的二万三千余正黄旗士卒为军,军范程、鲍承先两人随同参赞军务,至于宁完我,便被留守在盛京城内,负责转运粮草和处理内政。其余几位旗主,各自领着自己的旗丁为后军。

第三梯队,便是八万辅兵,全为汉人组成,却没有兵器(建奴担心汉人造反,平时不敢给汉人辅兵兵器,唯有阵之前,才会临时下发,战后又会被收缴)。或者推着粮车,或者扛着攻城器具,一起簇拥而行。

此次建奴共计出动精锐十万,辅兵八万,合计一十八万,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往南而来。

锦州城内,祖大寿正在大宴宾客。如今已经到了小年,尚且没有传来建奴出动的消息传来,想必年内不会来了。

按旧例,建奴也从来没有过年节出兵的先例,因此祖大寿便也放下了心来。

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且趁着这难得的空档,先好好享受一番再说。到了明年动真格的了,即使守不住城要殉国,也算享受过了,这辈子没白活。

主将尚且如此,更遑论底下的部属了。

锦州城楼,原本半个时辰巡逻一次的兵丁,也擅自的改成了一个时辰一次。守城的将领即使见到此事也不来管。过年嘛!当然要宽松一点了。明年大战的时候还指望下面人卖命呢,如今岂能苛待?

锦州城外,原本按规矩要放出一百二十里的探子,如今也全部撤了回来。只是零零碎碎的找了几个倒霉鬼,撒出去五十里便算了。原本探子需要流星快马一天三报,如今也变成了一天一报,乃至于两天一报。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