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邻为壑(1/2)

建奴主力从广宁出发,直扑锦州而来,一天之内连下威远堡、镇远堡等数城。 镇远堡守将祖大恩这个猪队友献了神助攻,没有及时向后面城池示警。一环脱节,后面环环皆脱节。等到建奴大军越过残破的大棱河堡,距离锦州已经不足八十里时,祖大寿还蒙在鼓里。

过了大凌河堡,阿敏的心思这才放了下来。大事已定,当即派流星快马急速往后奏报。

皇太极接到奏报之后,仰天大笑数声,转头对着身边的臣武将开口道:“天佑大金!这阿敏还是有用的。”

这没头没脑的一句,众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旁边的鲍承先赶紧凑来问道:“大汗,可是前线传来奏报?”这货也算识相,见到皇太极得意洋洋的样子,赶紧过来捧哏。

果然,皇太极扫了周围众人一眼,开口道:“出兵之前,本汗最担心的便是祖大寿放弃大小城堡,集兵力防守锦州、右屯两地,锦州城城高池深,倘若有十万大军防守,咱们根本不敢打锦州的主意;倘若有八万人防守,胜负两可之间;如今才四万人,只要咱们想,打下锦州一点问题没有。方才阿敏发来奏报,我军前锋已过了大棱河堡,距离锦州不过八十里。即使祖大寿现在发令下去,到个堡垒接到命令,再集结兵力赶往锦州,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咱们大军距离锦州不过一天的路程。这下即使祖大寿醒悟过来,也来不及再集兵力。”

旁边众武便齐声恭贺道:“此乃天意!大汗当为天下共主。”

皇太极哈哈大笑,一扬马鞭,开口道:“传令军,加速前进。今晚赶到大凌河堡下营。”

军的传令兵便纷纷往后面跑去,口大喝:“大汗有令,加速行军。”整支大军陡然加速起来。

建奴主力进展顺利,侧翼的扬古利也同样十分顺利。

当建奴主力从广宁出发之时,建奴辽阳守将扬古利,也只留下少量老弱防守辽阳,自领辽阳大军前往右屯扑来。

等到阿敏前锋到达大棱河堡之时,扬古利也领着大军过了西平堡,距离右屯不过一百里的距离。

可惜这一切,祖大寿并不知情。

锦州以北各堡垒,都是刀光剑影,血流满地。锦州城内,却是欢声笑语,春意盎然。

没几天是大年,也正是各地守将向祖大寿表忠心的时候。

吴襄虽然同祖大寿是亲戚,不过这层关系也不妨碍向祖大寿送礼,亲戚嘛!礼自然要更重一点,更何况自己的儿子吴三桂如今已经是祖大寿麾下的将领,父子俩的礼物加在一起送来,自然是重加重。

收了这么重的礼,再加是亲戚,祖大寿自然得好好招待一番。

如今锦州的总兵府内,祖大寿正在陪着吴襄父子闲聊。

只见祖大寿对着吴襄调笑道:“两环,出手太重了!这叫为兄如何敢收?”

吴襄便拱了拱手,对着祖大寿开口道:“大帅言重了,小弟父子还要靠大帅多多照顾。”这样的称呼怪的很,称呼“大帅”是尊重祖大寿,自称“小弟”的意思却是“大帅,别忘了我们还是亲戚。”

祖大寿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好说!好说!”接着又开口道:“咱们骨肉兄弟,何须如此生分。今日只论亲情,不论官位。”没几天要靠吴三桂去卖命了,不趁机拉拢下关系不成。

见到祖大寿神情不似作伪,吴襄便拱手改口称呼道:“复宇兄!”

祖大寿又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这才对嘛!如今年关已近,估计年前建奴是不会来了,至少要等到年后。次两环所献之计,何时施行最为妥当?”

吴襄心里明白了过来,这是说的自己当初献的以邻为壑之计。既然建奴奔着粮食而来,那把锦州存储的大量粮食运往右屯,让右屯同建奴死磕去。

计划虽说如此,不过何时运粮也是一门学问。

大明军主帅掌控下属的方法之一,便是控制粮草军饷,你不听话不发粮,不发饷。祖大寿身为主帅,驻守锦州,自然得把粮草囤积在锦州城。平时按月让护粮军将粮饷送去各城池各堡垒即可。

粮草运早了不行。倘若提前很久便把粮草运去右屯,下面将领岂不是都会去讨好右屯守将何可纲,自己这个主帅岂不被架空了?到时候锦州用粮也得去向右屯求,这算哪门子事?只有属下将领来向主帅求粮的道理,哪有主帅去向底下将领求粮的道理?

粮草运晚了也不行。要是等到建奴大军把锦州城池围了,你想运去右屯都没法运。

想了想,吴襄便开口道:“大帅,依照小弟的算计,这几日把粮草运送过去最为妥当。按前几年建奴出兵的惯例,都是年前动员,一过了十五便大军出征。算建奴路行军的日子,顶多还有二十天,建奴便会大军围城。此其一也。锦州城内有粮八十万石,要想把建奴勾引去右屯,至少也得运送六十万石粮草过去。如此多的粮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