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围城(下)(1/2)

.b("rr"). = "r_" + r[2];

正常输出章内容

.b("rr"). = "r_" + r[3]

皇太极阵前喊话,无非便是打的招降祖大寿的主意。 这货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乃至于亲自冒着生命危险阵了。

实在是如今皇太极对大明的降将渴求的很,特别是祖大寿这种类型的高级将领。

自从努尔哈赤开始举旗造反以来,投降建奴的大明武倒是有好几个,不过却都是小喽啰,不了台面。范程,如今皇太极的谋主之一,当时不过是大明的秀才而已。宁完我,同样是秀才,连个举人都算不。李永芳,明军游击,还是千户所那种卫所兵,性质类似于后世的民兵,连募兵都不是。职位最高的也是鲍承先这货了,大明参将,照样是卫所的。

手下这些降将职位太低,自然起不到标杆作用。

因此皇太极便一门心思的想拉几个位子高点的人过来,甚至不介意千斤买马骨。相互较乃是人之常情,历史崇祯前期虽然被建奴揍得跟猪头一样,一打输,一打救数,不过投降的武却屈指可数,死节的倒是很多。一直到崇祯十五年,身为兵部尚书、蓟辽总督的洪承畴投降后,情形便大不一样了,大明的武立刻便降者如云。连洪承畴这样的高官都投降,自己不过是小喽啰而已,干嘛不降啊!

闲话不再瞎扯,见到祖大寿派人出来搭话,皇太极便开口道:“祖将军,如今锦州已经被大金十万大军团团围住。祖将军即使身生双翅,只怕也难以逃离。莫非一定要凭借这锦州城区区四万残卒对抗大军不成?”

也不等祖大寿回答,皇太极又继续使人喊道:“祖将军倘若来投,本汗可以承诺,贵部一个也不拆散,祖将军不用担心有过河拆桥之举。”

皇太极正要继续在开口封官许愿。

城楼的祖大寿已经开口了:“大金国主休要多言,本将对大明忠贞之心可昭日月。大金国主请回。”

皇太极听了此话,却也没有任何气馁。这次来招降,不过是为了表明自己诚意,让祖大寿明白自己的心迹而已。如今双方还没交手,祖大寿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倘若凭自己区区数言招揽了过来,即使过来了皇太极也不敢用。

如今只要在祖大寿心种下了这颗种子即可,等到祖大寿走投无路的时候,便会开始往这方面琢磨。

于是皇太极也不多话,挥手领了众亲卫回营。

建奴大军才驻扎下来不久,范程正在军营内四处巡视。闻听到皇太极亲自去了锦州城下,顿时吓的面如土色。随手招呼了几十人便往锦州城下而来,准备接应皇太极回营。

刚到大营门口,却遇到了返回的皇太极。

见到范程如此的忠心,皇太极心里也有几分满意,对范程又更加看重了几分。

二人来到大帐之,范程便跪谏道:“大汗乃天命之主,岂可轻易犯险。倘若稍有差池,即使打下了锦州城又有何益?”

皇太极却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倘若是面对东江毛龙,本汗自然不敢如此托大。那货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再卑鄙无耻的事情都干的出来。辽东却不一样,他们喜欢死板的讲信义,何况有亲卫护着,城即使偸放冷箭,也伤不了本汗分毫。至于火炮那更不用说了,火炮的准头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范程正要继续开口相劝,皇太极却抢先开口了:“好了!好了!本汗知道范先生的忠心。此次要向祖大寿显露诚意,本汗这才不得不冒险一次。下次自然会注意。”

既然如此,范程也不再相劝,开口问道:“未知此次情形如何?”

皇太极便把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范程听后,沉思了一回,便对着皇太极开口道:“大汗,这祖大寿还是有几分招揽的希望的。”

实在是太想招降一个伪明的高官了,听了此话皇太极心大为高兴,便开口道:“此事如何说?”

范程便开口道:“大汗亲临锦州城下,对锦州来说却是一个机会。倘若祖大寿铁心死守,则必当会趁机开炮放箭,伤不伤得了大汗无所谓。即使冷箭没办法伤到大汗,却也是断绝锦州众人后路的机会。只要偷袭大汗一次,则城诸人生怕大汗大怒之下,城破之后鸡犬不留。由此便不得不拼命死守。祖大寿此举,便说明其没有把事情做绝的心思,招降祖大寿,还是有几分机会的。”

皇太极听后,点了点头。

范程却又继续开口道:“其实有一件事奴才最担心,以前因为担心影响士气,一直没敢说出来。倘若祖大寿真的铁心死守,即使咱们能打下锦州,祖大寿也必然会在城破之前将粮草全部焚毁,宁可一把火烧了也不留给咱们。如此一来,咱们的攻城的力度便不好把握。攻城力度不够,便不能让祖大寿感觉到城破的危险,袁崇焕也不可能派人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