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虚惊一场?(1/2)

.b("rr"). = "r_" + r[2];

正常输出章内容

.b("rr"). = "r_" + r[3]

袁崇焕正要往二门走去,程本直、梁稷两人也正要出门。

在此时,又有亲卫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开口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城下发现了建奴侦骑。”

袁崇焕却以为锦州第二波告急求援的信使到了,闻言便回头喝斥道:“何事大惊小怪!倘若建奴真的大军出动,前沿堡垒必有回报!”

敌人都到了城下了,大人竟然一点也不担心。这份镇定,这份气度!怪不得大人能做大人,自己只能做小喽啰。第一次见到袁崇焕如此的豪气,这次进来的亲卫睁大了眼睛,崇拜的看着袁崇焕。

程本直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却不说出来。只是埋头继续往外走去。

梁稷心一动,感觉到不对劲,便转过身来对着亲卫开口道:“说清楚,哪里发现了建奴侦骑?锦州城下还是宁远城下?”

见到梁稷开口发问,程本直便也停止了脚步,转过了身子。

亲卫闻言便回答道:“回梁先生,小的说的是宁远城下。方才守城士卒传来消息,城下远远的发现了数十骑建奴侦骑。”

梁稷便问道:“建奴侦骑可有何举动?”

亲卫便开口道:“这些建奴倒是没有靠近,远远的分散开,绕着宁远到处查看。”

梁稷好歹也是经历过战阵的,当年在皮岛更是亲眼见过毛龙同建奴火拼,多少也懂点军事。闻言之后大惊,对着袁崇焕开口道:“大人,此事非同小可。侦骑尚且有数十,只怕后面来兵有万之众。而且建奴分散哨探,乃是为了后面军队排除危险,生怕咱们已经设下了埋伏,故此后面必然跟有大军。”

袁崇焕闻言之后,便也回转了身子。

旁边的程本直见状,便走了过来对着亲卫开口道:“何以见得便是建奴侦骑,不是普通建奴散兵?”

亲卫便回答道:“回程先生,城的士卒见到这些建奴都是一人双马,而且没带任何长兵器。从马匹的跑动姿势来看,这些人甚至盔甲、兵器都没有配备。故此,十有**便是建奴侦骑。”

这里科普一下古代的骑兵。

古代的骑兵分为重骑兵、轻骑兵、侦查骑兵。

重骑兵都是挑选负重能力强的高头大马,马匹自己也裹着盔甲,面坐着身材魁梧的壮汉。壮汉披双重甲,使重兵器。毛两百斤的汉子,再加盔甲、兵器,算起来便有近三百斤。如此重的负荷,负重能力再强的马匹也根本无法长时间快跑。因此重骑兵随行必然带着大车队,配辅兵。平时人以及战马的盔甲、兵器等都放在大车由专门的挽马拉着随军而行。重骑兵平时都不会骑在马,大多时候都是步行为主。至于马匹,自然由辅兵牵行,为的便是节省马力,能在冲阵之时爆发出来。至于盔甲,那也要等到临阵时才会武装起来。而且重骑兵的盔甲自己是无法穿的,需要靠辅兵帮忙才能完成。

重骑兵防护牛逼,攻击力强悍,乃用作破阵的不二之选,唯一的缺点便是不能耐久。毕竟人也好,马也好,如此重的负荷,连半个时辰都无法支撑。只有等到战阵双方兵力都已经压,到了放胜负手的时候才会将重骑兵派出来。前面自己人和敌人在拼命对砍,几百步之后,重骑兵武装完毕。然后前军分开一条道路,重骑兵杀出,穿透对方的阵型之后,再穿插、分割、驱赶,搅乱对方的阵型,失之无法再度结阵。这一切,都要在半个时辰内完成。打散了对方阵型,接下来便又是主力步卒顶,重骑兵撤回休息。

重骑兵乃克制步兵的利器,当年金国时的拐子马便是典型。金国的拐子马把大宋的步卒打的没有还手之力,不过好景不长,很快,重骑兵便碰到了其天敌,轻骑兵。

重骑兵牺牲掉速度和耐久性,一味的突出攻击和防守,轻骑兵则完全相反。碰到以速度和耐久为特点的轻骑兵,重骑兵照样也是被揍的满地找牙。蒙元的轻骑兵根本不用厚重的金属盔甲,只用皮甲,以及短的弯刀、小的骑弓。这几样东西都轻便的很,再加蒙元不缺马匹,往往是一人双骑,一匹累了换另外一匹,因此蒙元轻骑兵的机动性金国的重骑兵强的太多。机动性来说,大体便是轻骑兵远远大于重骑兵,重骑兵略高于步兵。

轻骑兵碰到重骑兵时从不贴身肉搏,只是利用速度缠着重骑兵,远远的吊打。重骑兵速度慢,根本追不轻骑兵。耗半个时辰之后,重骑兵的马匹相继趴下,重骑兵变成了重步兵。再加重骑兵使的又是狼牙棒,流星锤等近身兵器,面对轻骑兵便只能挨打没法还手。你盔甲再厚又如何,等你累趴下了,轻骑兵便可前来轻松收割人头。

至于侦查骑兵,却是万金油,不管哪种部队都需要。这种军种以查看敌情为目的,唯一追究的便是速度,防御性?不要!进攻性?不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