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名动天下(中)(1/2)

( )建奴那边传出的风声终于来传到了宁远。



宁远城内,袁督师黑青着脸,一连砸了好几个茶杯,这哪里来的王启年,竟然敢和本督抢功劳。正在气头上的袁督师急忙召来了心腹手下徐敷,开口便是一顿广东国骂(丢**,丢**),把徐覆骂的灰头土脸。最后发飙道:“三日之内,找不出造谣者,提头来见!”



徐敷跟了袁崇焕近十年,从来没见到袁督师如此失态过,虽然被骂的有点莫名其妙,却也着实不敢轻视,只能当做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



这徐敷办事还是相当给力的,刚出了督师府,便立刻下令关了城门。然后把手下士卒全部撒了出去,满城打听。凡是听谁提到王启年三字的,一概抓起来,投进大牢。



顿时间,宁远城内一阵鸡飞狗跳。



到了下午,便已经抓了一千余人,宁远的大牢里面塞得满满当当。听到手下的汇报后,徐敷下令停止抓人,转而让狱中众人相互揭发。



凡是能提供谣言来源,且有二人以上为证的,一概从大牢内放出,集中在校场内看管。同时命令士卒出发抓捕所供出的上线。



凡是不能提供谣言来源的,或者是无人作证的,统统关入重监。大牢内,不停的有人被转入校场。大牢外,不停的有人因被举报而抓了进去。



此法果然有效的很,到第二天中午,大牢内便只剩下三十来人,都是无法说明谣言来源或者无法找到证人的。城内校场内,则关押了三千五百余名不明真相的群众。



上行下效,袁督师贪钱,下属自然更加贪。这三千五百余名不明真相的群众,每人交了十两罚银后,便陆续放了出来。



至于牢内的三十余人,徐覆便命人严刑拷打。



此举果然有效,还没等动刑,便有五人主动招供,徐敷一问,全是建奴细作,这个可不敢得罪,只得命人把这五名建奴细作单独关押。



一整严刑拷打后,又有三人熬刑不过,招供了出来,却全是东江细作。



剩下的这二十来人,徐覆心知其中肯定还有细作,也肯定有无辜的平民。也懒得问了,命人直接拖出去全数咔嚓了。 然后带着这八名细作,前往督师府来交差。



袁督师听完徐覆的回报,大惊失色。自己一直怀疑是毛文龙派人在搞鬼,没想到还有大金的人掺和在里面。赶紧命令府中下人准备美酒佳肴,好好的款待了这群建奴细作一顿,然后赠送银两,礼送出境。



至于这三名东江细作,就没有这么好命了。押到在院子里面,每人八十大板,打得是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大厅内,吃吃喝喝的建奴细作对着院子内吃板子的东江细作指指点点。(工种如何不重要,雇主是谁才最重要-此话献给那些在私企上班的苦逼们,想想国企吧!)



打完后,袁督师的气消了点了,便让徐覆把这三个东江细作打入监牢,却不要弄死,以后将来和毛文龙对质的时候用的上。



发落了众细作,袁督师便让人请来了程本直商议,又想到,最近海冰开化,梁稷也从皮岛回来了,便让侍卫顺带着把梁稷也请了过来。



半晌,程本直和梁稷先后赶到。袁督师把事情缘由详细地说了说,却隐瞒了建奴细作的事情,只说是造谣的全是东江细作。



程本直身为袁崇焕手下第一幕僚,自重身份,自然不肯先开口。



旁边梁稷自认为此次出使东江立下大功,也相持着不说话。



袁崇焕看到这一幕,心里雪亮。不由的埋怨道,老子手下这批谋士,对外怎么样不说,内斗到是一个二个厉害的很。便开口道:“梁先生,此事如何看?”



梁稷一听,便知道自己的袁崇焕心目中的地位不如程本直,心中有了几分怨气。何况在东江的时候早就被王启年拉下了水。这种场合要是不给东江说话,事后传到东江众人耳朵里面,肯定没自己好果子吃,便斩钉截铁的说道:“大人,在下在东江呆了三个多月(先表下功劳),深知毛文龙为人粗鲁无文,只会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计策。杜度正月开始南征,倘若说毛文龙此时便开始设下圈套,在下死也不信。此事背后应该另有隐情,传播谣言的,除了东江细作外,确定没有建奴细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