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章 泉城(1/3)

(感谢书友柔之虎,1888,1432、6275的推荐票)

收到15万两银子的马丁,知道中左所短期内确定要消化库存,不可能再跟自己产生业务关系。

他想着眼下无事,恰好可以趁此机会往泉城看看,顺便开辟一下客户群体。

现如今马氏大本营的事务,可以说基础已经走上正轨,各处都有骨干职员能够独当一面,不需要马丁事事操心。

马府由万科总管,应当不会出大娄子;老杜掌管白马庄,还在扩大规模,已经完工的养鸡场也交给他治理;李浩南统领保安队,还在加紧练习,大傻哥也过往帮忙;工坊交给了林净水负责,据说燧发枪的成品指日可待;宫本带领的日本国劳务输出民工队,就让他们协助白马庄和工坊的房屋建设,还承建了养猪场。至于南安所那帮雇佣军,除了留下王把总带着一些人在庄外巡逻,其他人全部打发往当苦力挖养鱼池。

人力资源和现金流的日渐充分,让马丁雄心勃勃,将蓝本方案好的养猪场和养鱼池扩大了两倍,而宫本民工队和南安所苦力队又是第一次包工程,这就意味着他们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两项工作。

放在现代,如今的马丁好歹也是个团体公司董事长,不可能独自往泉城,身边必定要带几个跟班,以彰显自己尊贵的身份。

他带上了万达,还有闲着的野鸡哥——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叶继欢。

这段时间野鸡哥一直很愁闷。

他本想往保安队弄个副大队长当当,放在以往李浩南看在兄弟情分上确定满口答应。不过现在李大队长已经立志要把保安队练成一支强军,以便在公子眼前更有发言权,野鸡哥已经进不了他的法眼了,被婉言拒尽。

野鸡哥心下不忿,心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就往找大傻哥商量,想帮他治理马府的安保工作。谁知大傻哥认逝世理,说马公子没有安排,他不能擅自做主。

气急败坏的野鸡哥找到马丁诉苦,絮絮叨叨跟祥林哥似的。马丁听得不耐心,想想野鸡哥手上还是有点工夫,就干脆让他给自己做贴身护卫,还帮他改个像样的名字。

野鸡哥是个孤儿,无名无姓,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被人叫做野鸡。在铜锣巷随着浩南哥混社会之后,也混成了哥字辈。

马丁想着按他外号的谐音,起名叫叶继,想想不够霸气,干脆就叫叶继欢,心里还沉思着啥时把大傻改名叫张子强。

秋香听闻公子要往泉城,就央求公子也带她往,毕竟她才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马丁略一思忖,泉城是繁荣都市,应当不会产生什么意外,于是就答应下来。

秋香不由得开心肠搂住公子欢呼雀跃,马丁感到胸前被两粒旺仔小馒头顶住,不免有些为难,赶忙找个借口脱身。

除了这3个同行的人,马丁还叫上两个精明能干的家丁,一行总共6人。

他们带上一应的行李,包了3部马车出发。

两个家丁在头一辆车上开路,马丁和秋香坐在第二辆车上,万科和叶继欢殿后。

南安县城间隔泉城府不足百里,这年头路上的马车未几,官道倒是畅通无阻,不过路面都是黄土路,没有经过硬化,坎坷不平,马车跑动十分颠簸,因此速度并不快。

走了将近两个时辰,马车平安抵达泉城的南门之外。

马丁吩咐停车,他跳下马车,远远地打量一下城池,比起南安县城,泉城的城墙明显高出一截,粗略一看城墙的长度,也比南安长了很多。

实在泉城的城墙周长达到30里,比马丁想象的还要大。

泉城又被称为刺桐城,宋元时代就以”刺桐港“驰名遐迩,被来自波斯和阿拉伯的胡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口,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在元朝中叶之前,由于治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就设在泉城,使得泉城府万商云集,海贸极端发达,港内停泊的商船超过1万艘。从泉城港出发驶往南洋的商船多如牛毛,有人夸张地说,可以从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上,就这样接连不断地从泉城一直跳到马尼拉。

但是到了元末,泉城府产生史称”亦思巴奚兵乱”的叛乱事件,当时泉城府居住着大批的各种肤色的外国移民,重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沿用蒙古人对西域人种的叫法,统称为色目人。

在元朝,蒙古人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相当于太君,自然是第一等;色目人相当于是西方列强,属于第二等;汉人特指比较早回附元朝的江北人,地位相当于沦陷区的亡国者,位列第三等;而逝世磕到底的南宋地区的人,不叫汉人叫做南人,相当于国统区的人,地位最为低下。

当元末胡建的南人起来造反时,病进膏肓的元朝官府根本无力抵抗,作为元朝二等国民的色目人感到自己义不容辞,就站了出来,组织部队在胡建各地弹压义军,并趁机代替了元朝官府的统治权。

但是色目人相互之间又在争权夺利,打打杀杀长达10年之久,全部泉城人口逝世伤无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