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江南乱局(1/2)

陶侃沐浴的功夫,一众据军的将领以朱伺为首,听闻他封侯之事,集体赶来观礼了,一大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围着侯爵的印绶之物,眼神里满是艳羡。

他们中爵位最高的朱伺也不过是个亭侯,在大晋亭侯这个爵位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荣誉爵位罢了,如何比得上食邑四千户的柴桑侯之位。

过了良久,陶侃一身候服,荣光焕发的走了出来,腰间悬了一柄长剑,更是显得威严庄重。

众人分列站好,齐声说道:“我等参见柴桑候!”

最前面的朱伺躬身之际,也为眼前的陶侃感到高兴,他是陶侃一生的亲历着,见证着这个家道中落得年轻人,一步步的崛起,这一路走来,何等的艰辛不易,如今才有了王侯之位。

陶侃摆了摆手,让众人起身,面色平静的说道:“行了,参拜什么,都起来吧,这一身侯服是我据军万千将军用累累白骨换来的,我受之有愧啊”

朱伺一听这话有些意见了,起身说道:“陶公此言差矣,行伍之人身在乱世,本就生死无常,据军随你征战多年,死伤却是相比诸军最少的,就冲着这一点,这个侯位你受之无愧!”

这时,在偏房休息了片刻的使者琅琊王府秘书郎周封手捧王令从门口走了进来,对着陶侃施了一礼,又见过了诸位将军,客气地说道:“据军诸位将军果然个个人中豪杰,难怪据军纵横南地,所向披靡”

陶侃笑了笑说道:“使者过誉了,还请使者告知琅琊王的第二道王令,恰逢我据军将领尽在,好让我等知晓!”

周封闻听此言,神色一正,摊开了王令宣读道:“传琅琊王命,孤镇守江南,与胡分庭而抗,实感艰难,近哨骑来报,胡马又窥江之意,又逢反贼杜曾席卷江,宁,君州,特向柴桑侯调请广威将军,苍梧内史朱伺,宣威将军杨举驰援北上,驻军宜都,都督诸郡军事,听候调遣!”

调令!

大厅之内的据军的将领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琅琊王司马睿的第二道王令竟然是调令,还是把据军的头号猛将朱伺调走了。

陶侃心中暗叹了一口气,这加官晋爵,果然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据军要站在司马睿得一边,成为他手中的利剑,受他驱策。

如果是长安无虞,陶侃是绝不会站在一个诸侯王的阵营之中的,八王之乱让他深恶痛绝!

可是如今当今的世道,已经看出来了大晋的国运已经难移,获得江东世家支持的司马睿,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登基另立新朝,可以说琅琊王命如今等于是皇命一般。

他抬了抬手,让屋里的将领收声,对着周封问道:“琅琊王可曾言明要让朱伺带多少人马北上了吗?”

周封摇了摇头回道:“这倒是未曾提起,不过琅琊王在下官临出发时说了一句话,他说陶公会清楚带多少人的”

陶侃的眉头皱了皱,司马睿此言就是一个给他的考验了,若是他有心支持,心在大晋,朱伺带的人马必定是是据的大部分精锐,如果他有心当个封疆大吏,不理晋朝变动,朱伺可能可能带上千余老弱病残就北上了!

陶侃慨然应下了,对着周封说道“使者回去之后可以禀报琅琊王,陶侃对大晋忠义之心,天日可表,不出数日,朱伺就会北上据,调动兵马前往宜都”

“如此甚好,待我回去回复琅琊王”周封心头一喜,本来此番他还觉得让陶侃调动朱伺去宜都会有些艰难,毕竟在这世道,自保的人居多,愿意在大晋将亡之时守节之人毕竟是少数。

送周封下去歇息之后,陶侃命令侍从关上了大厅的正门,与据的军的将刑议了起来。

陶侃在主位上坐了下来,沉声说道:“此番朱伺北上,恐怕要面对的问题很多,首先就是杜曾与第五漪,他们二人对我据军恨之入骨,特别是杜曾与我交战数年,双方死伤无数,可以说是有着生气愁怨的!宜都之东又是他的亲家第五漪的地盘,两方联手之下,宜都几乎就是绝地!”

“那为何,你还同意呢,这司马睿摆明了是吧我们当刀子用,他又不是皇帝,凭什么命令我们”朱伺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

陶侃有些无语,没好气的问道:“你啊,平日里就不动动脑子,我问你,万一陛下御龙殡天,谁最有可能继承大统!”

“这个,五个南下的司马氏都有可能吧?”朱伺摆着手指算道。

“不,你错了,这其余的几个诸侯王一点可能也没有!”陶侃摇了摇头,肯定的说道。

他的这句话也引起了其他的好奇,不明白陶侃为什么这么肯定。

陶侃笃定的说道:“你们不知,江东四门的底蕴,只要是在长江以南,想要度国,没有江东四族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司马钛经被他们给予了厚望,消再培养出一个东吴出来,好让他们的家族再延续千年,所以司马睿的地位已经稳固了,等待的不过是一个时机罢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朱伺北上,吉凶难测,又叛军,豪族,胡人四下为敌,但却未尝不能赢得新帝的信任,打出来一片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