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请假(1/2)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是贾岛的《题诗后》里的诗句,无独有偶,比如方干也云:“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

吟诗作画,写书著文,都是呕心沥血的苦事,文人墨客,早已体会。这方面例子,还有很多,如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红楼梦》前八十回,法国作家雨果写作《巴黎圣母院》一瓶新买的墨水刚刚用完……

名家大儒对写作的严谨态度,对学问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敬佩!

……

我之所以突然说这些,专门列一个单独章节,而不在章节末尾的“作家的话”里面附言,是因为最近在写作《玄溪旧事》时遇到的几件事情,觉得有必要赘笔几句。

一是上个月,我曾经的一位工友,一个打工妹一天晚上qq语音给我,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她的公司任职,时任副总裁的她愿意高薪诚聘。

她是诸葛亮的故乡河南南阳人氏,我和她相识是在多年前,都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我们在广东的一家外资企业打工,有次厂里举办了命题作文赛,题目叫《打工生涯》,我摘取了“探花”头衔,获得了大约九十元的稿酬奖励。那时候,她很是羡慕不已,说我在“出花园”上就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了,而今出门打工第一站又得到了写作上的奖赏,完全可以去当作家走创作的路,要知道,这九十块人名币可是流水线上六十个小时的加班工资啊。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清楚她当时的心情是羡慕嫉妒恨的,我也有一些沾沾自喜,虽然我明白那一篇千字短文自己腹稿修改成文的时间也许差不多有六十个小时的台下功夫。

三十岁上下时,我回到了家乡,在媒体单位供职从事专职写作,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她得知我的工资还不及她后,释然了,说她错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很多传统的观念和事情都需要重新审视看待了,必须解放思想了。我笑笑,回复她说,我的写作完全是兴趣所至,业余爱好,一个梦想,一个追求,自己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本身就不是当作家的料,写作本来也是一个需要耐住寂寞清贫的行业。她也很坦然道,她也了解一些这个行业,也一直喜欢拜读我的文章,其实作为七十二行之一的写作也不是不能够发家致富,只是你的惰性和矫情、见解和阅历桎梏了你的发展,决定了你的创作之路只能是爱好而已……

现在,我们都人到中年,她取得了人生的硕果——与人合资创办了一家公司,还兼任副总职务,我也获得了作家的殊荣称号,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播种。相互是老朋友老熟人,谈话自然开门见山,没有了客套口水话,她邀请我去她公司任职,我当然明白她的好意,文宣工作对我很适合,游刃有余,也很清闲。但我没有答应她。

目前,我没有固定工作,但正因为这样,我才更加充实忙碌,一边业余时间写作自己的,一边做家务、带孩子、聚会、捉刀代笔、开会、摄影、开车、乡间种植农作物、工业区做短工等等。当然,老不服输是我拒绝她的内因,过来人都知道,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名利之心并不随之淡化,只是隐藏的更深越不露痕迹罢了,内心的火热与日俱增的——口是心非其实就是说这类人的。

我想写更多更好更加深刻更有文采的好,想让她有一天真正觉得我是可以写出好作品的,有一天真正觉得当初我领到的那九十块钱是受之无愧的,是不能用一篇文章与六十个加班小时划等号,两码事的。

说了上面的有关财物的事,我还想说一下另一件事情,关于写作本身的事:写作技巧与写作常识。

我习作的读者群比较广泛,我熟悉认识的读者中,除了工友、企业管理者,很多是过去的同学,曾经的单位领导和同事。

这些人中,有的是全国知名作家、诗人、记者、作词家,有的是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政策理论研究者、司法工作者。

对于文学创作,他们本身就是内行,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写作经验。

就在前些天,一位广电部门的领导昔日同事打电话给我,寒暄中,委婉的提及到《玄溪旧事》一书中的几处瑕疵。

他说书里好几个地方的标点符号都有可商榷之处,比如用冒号比较合适的时候用了破折号,用分号比较合适的地方用了句话。

他还说他留意了一下,这部书每一个章节大约是一千字到两千字之间,这个他比较欣赏,适合他的习惯和审美标准;但是,有一个隐患,就是当写到后期时,比如一千章之后,章节序号看起来会很繁琐,他问我是否可以改一下,把章节序号的汉字改成阿拉伯数字,这样就顺眼多了,读者看着舒服,作者写作时也会简便些。

我当即表态,一定抽时间改正。

他又说,《玄溪旧事》一书不诲淫诲盗,纯净利索,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文字隽秀,人物刻画把握比较不失当,希望创作过程中,始终掌控好基调,不要膨胀,不要泄气,早日顺利完结。

我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