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宴别(2/2)

吃完了吗?”

张不理元默,跟如墨说,“如墨,你快尝尝我烹的茶,喝此茶,要配上这个小枣才最好!”

如墨拿起一杯茶,先闻了闻,然后清抿一口,随后捡起一个小枣,放在嘴中,悠然的咀嚼着。

张急急问道,“怎么样?”

如墨抬起头,回味了片刻,眸光透过一丝欣赏的神色,

“很好喝,这桂花茶与金丝小枣一起相得益彰,茶解枣腻,枣添茶香。很难得啊!”

“嗯嗯,就是这样的!”张听到如墨的赞美,心面美滋滋地。

元默在旁边也不客气,抓了一把小枣,扔到嘴里大嚼特嚼,又端起了一杯茶一大口喝下肚。小通和阿敬也过来品尝茶分食小枣。

小通一连喝了好几杯,“咦,少爷,好长时间没喝到您烹的桂花乌龙了,这次虽然很好喝,但是跟您上次泡的又不是一个味道啊?”

张放下手中的茶杯,指着小通说道“小通,这品茗会友乃是‘一期一会’之缘也,怎会喝到同一种味道的茗茶呢。”

如墨好奇地问道,“小五,何谓‘一期一会'之缘。”

张斜靠在凉椅上,顺手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一口,似醉非醉地说道,“我们所品尝的茶味会因烹茶之人的心境不同、用水不同、火候不同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即使是同一种茶叶也不会在两个时间喝到完全相同的茶味。谓之‘一期一会',佛家常曰无常,人生也是一样的,每个瞬间都不能重复。就像不可能烹出同样的茶味一样,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个瞬间的机缘,并为人生中可能仅有的一次相会,付出全部的心力。若因漫不经心,轻忽了眼前所有,那会是比擦身而过更为深刻的遗憾。父母亲情如是,朋友之义亦然,男女之爱更应是。”

张说此番话的时候,,如墨的眼眸像发现珍珠般亮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待她说完,他轻轻地抿了一口茶,口中喃喃自语,“一期一会吗?”

元默听了张的话也怔了片刻,

“小五,你很少这么认真的说话,倒是第一次听你说禅理。”

“我也是在藏书阁一本扶桑人写的烹茶书中看到的,你才发现我很有才学吗?”

元默白了张一眼,院子里突然静悄悄地,大家都沉默了,好像在回味张刚才的话,一种淡淡的忧愁在院内漫起。

张心中有些后悔,瞎说什么,把场面都整尴尬了,赶紧惋惜到,“唉,今夜真是尽兴,好酒好茶都有,就差美曲了,要是东阳师兄在,我们就有耳福了,他那一手古琴的琴艺可是号称天下第一的。”

旁边的阿敬插嘴道,“什么天下第一,我们家公子的琴艺才称得上举世无双...”

如墨微斥阿敬,“阿敬!多嘴。”

张眼前一亮,如墨还会弹古琴,“如墨,你还会弹古琴,今夜情景如此之好,可否弹一段助兴?我师兄那里正好有古琴的。”

“这....”

小通和阿敬也纷纷劝如墨弹奏古琴。只有元默在旁边没有发表意见,自顾自的喝着茶。

“那在下就献丑了吧”如墨欣然同意了。

张高兴的让小通取出东阳师兄的古琴,如墨接过古琴,席地而坐,先轻抚了几下琴弦,几声清脆的声音传来,如墨叹到,“好琴!”随后,手指灵巧地在琴上弹奏起来,一阵悦耳的琴声传来,张也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只是觉得特别好听,随着乐声,身体如置云端中飞翔一般,乐声不停地带着人向高空做一个又一个的冲击,非常畅快。

张旁边的元默听到这个曲子,竟一挑眉,脱口而出,“凤舞九天!”,如墨听到元默的话,有意无意的扫了他一眼。元默这边看向如墨的目光却深远起来,若有所思着什么。

当大家听的如痴如醉的时候,乐声竟戛然而止,漆黑的夜空又恢复了宁静。

大家从陶醉中惊醒,张第一个拍手称好,其他人也连连鼓掌,连元默都稀稀疏疏的拍了几下手,说道,“勉勉强强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