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7章 大围猎(二)(2/2)

的部曲开始变阵,展开成前三后二五个百人阵列,并开始缓慢有序的跨过山溪深沟,沿着雨水冲刷的缓坡向梁上移动。

抵达山梁上时杂种羌已经在另一面登上山梁,稍稍平缓的梁顶上已陷入厮杀。

失去标枪的杂种羌也是百余人一队,挽着方形平面盾牌和短枪结成阵列,在类似号子声的齐声呼喝中踏步前进,与同样维持成方阵的张纯部重步兵撞在一起。双方锋线紧紧挨在一起,在盾牌、甲胄保护下,第一线的军士只能将脑袋垂下顶在盾牌上,同时缩回双手抓盾以维持着自身稳定。

在前后挤压下,他们根本没有多少挥舞兵器的机会;而且双方兵刃交错如林,第一线的军士挥动兵器很难产生打击效果,同时手臂非常的危险,他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锋线的稳定。

一些锋线军士被捅伤、杀死,却因为双方紧密的撞击、纠缠,他们哪怕重伤、死亡也是立着的,在双方撞击分离前,这些重伤、死亡军士可能要在人墙中一直被夹着站立。

杂种羌属于拼命求活的典型,士气、战斗欲望高昂,张纯部重步兵就显得士气低靡了些,若不是典韦领着三个百人队从侧翼缓缓压过来,可能被夹攻的重步兵就陷入了溃逃状态。

越靠近战场,一阵阵的杀喊声、哭号声、喝骂声以及刀剑兵戈撞击声传入耳中就越清晰。

魏越以一种冷静的姿态,在十余名越骑士护卫下前进,近距离观察战场,典韦领着三个三百人已对夹攻重步兵阵列的杂种羌发动反包围冲锋,并在第一轮冲锋中直接冲散、击灭对方一个五六十人的阻拦阵列。

重步兵列阵冲锋十分恐怖,杂种羌那个立下盾牌企图固守、拖延的五六十人队列可能存在种种不足,未能成功挡住典韦所在的百人队冲锋,仿佛瞬间被吞没,随后刀戟挥砍一道道血雾、人头在典韦所在百人队顶上喷出。

仅仅停顿一下,典韦这支百人队稍稍转向就保持原来的冲锋态势对一队杂种羌阵列背后冲去,一次成功的冲锋瞬间凿穿对方五列战阵。

典韦所在的百人队本就是魏越耗费财力组建起来的突击重装部队,连续发动两次成功冲锋所造成的战果十分骇人;另外两支百人队对战斗中的杂种羌侧翼同样冲锋成功。

在魏越视线中,三个百人队四次冲锋之后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巨大的伤亡面前,杂种羌士气、战意崩解,几乎是一哄而散,有的跪地请降,有的跑几十步跪下,更多的朝梁下山路上跑。

毫无疑问,现在才真正将胜利握在手里。

魏越却眉头紧皱着,这不是一次成功的围猎,起码不应该在太一山下的险峻山岭地带进行,或者不应该由张纯来负责堵截。这里的确是杂种羌后逃的必经之路,可也十分不适合依赖平原作战的汉军作战。

山地、高海拔地区作战,本就是杂种羌优势;这是典型的绝对优势时的孟浪行为,差点就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可在这里进行围堵也有好处在,起码可以放心的围堵,不会让杂种羌逃走几人,也不会出现拦截部队掉进伏击圈被叛军吃掉的情况。如果杂种羌逃走太多,本就与皇甫嵩斗气的西路军会大损颜面;如果拦截部队被伏击……黄琬、张举都会陷入某种危机中,最可怕的是拦截的张纯部遇伏时叛变,成为叛军一份子,那么西路军上下都没好果子吃。

哪怕朝廷有心和稀泥,也无济于事,进而可能会导致张举叛乱。

这场围猎活动选在这里落幕,本就是各种因素考虑后的折中方案;按着这个方案来说,就是拦截的部队多跑一点路,驱赶、包围的骑兵也多跑一段路而已。

可问题出在张纯身上,张纯不过渔阳豪强出身,他的军功、他的部曲扩张依赖张举太多,以至于张纯本人及其麾下团队就没得到过该有的历练。导致张纯布置阵地出现教条式的失误,还出现了难以原谅的错误:张纯没有设立预备队!

若不是魏越想要研究羌人战法跟着跑过来,张纯这次丢脸就丢大了,搞不好三辅地区的各军都会笑话张纯以及西路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