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89章 脱罪(2/2)

弟,每一个能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绝对具有常人所没有的特殊天赋……这就是穷人发家靠变异。

魏越的要求让黄琬陷入沉默,魏越需要帮手,他可以调派一些人到魏越身边一起共事,缔结友谊也利于彼此今后发展。可看魏越这个样子,似乎很是抵触出身高的同僚、助手……那问题来了,以黄琬的出身、经历,他认识的寒门英才根本不适合魏越!

不是黄琬对寒门子弟持有偏见,作为曾经的士族领袖,黄氏一族很清楚名门与寒门的差距在哪里。也因为黄琬的身份,导致他所认识的寒门子弟都是二十年前那一批,这批人没有夭折,现在都是朝野栋梁、名士,岂是魏越一个小资格后辈能支配的?

而新生代的优异寒门子弟,黄琬真不认识几个人,不是黄琬架子大不见这些人。而是党锢之祸中黄氏首当其冲,以至于朝廷解除党锢之前,没人愿意与黄氏有染。别说是并无关联的寒门,就连黄氏门生故吏,也不敢随意接近黄氏。

党锢解禁后,黄琬以及一众黄氏子弟迅速飞黄腾达……这只是恢复过去的地位罢了,可这种升迁速度依旧不是寒门、寻常豪强所能理解的。所以,面对现在如日中天、蓬勃发展的黄氏,优异的寒门子弟也不敢贸然投奔、依附,有的顾忌袁氏,有的则是为面子考虑。

毕竟是数量有限的寒门英才,这些人的想法是很多的,没那么容易捞到手里。

作为一个资深的‘寒门英才’,魏越很清楚这类人需要什么。区区谋主、智囊的地位根本无法满足这些人,不是他对这些人毫无保留的信任,就能留住这些人。这些人都是有追求的,强烈的进取心刺激下,他们才能在劣势教育环境下反超名门,成为寒门英才,一时俊杰。

要网罗这类寒门英才,魏越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对名门而言是天大的、伤及元气的代价,对魏越来说这个代价,是慷他人之慨。

这个代价是什么?是寒门晋升为名门的渠道,是挖现有名门的墙角。魏越不具备扶植寒门为名门的底气,可他有这个潜力,这就足够了。

在很多方面,魏越与寒门英才有很多共同的利益追求……这不是曹操所能比拟的,曹操与寒门英才共同遭遇清流名门的打压,彼此没有更好的选择,才联手合作掀翻了袁氏战车。

相对于英才如泉涌的袁氏,现在的黄氏后继乏力,拉拢哪个打击哪个,对皇帝来说不需要疑惑。全力扶持魏越,在黄氏老一辈退出朝堂时,让魏越能立稳跟脚,那皇帝、黄氏、魏越就取得了三赢,倒霉的只是袁氏而已。

魏越的特殊需求,黄琬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可对他来说也不算大问题……以寒门英才的敏锐,黄琬稍稍表现出一些举动,这批人自然就能汇聚过来;何况,还有皇帝的鸿都门学里几千寒门士子做储备,不信选不出几名优秀谋主。

将这件事情记在心里,黄琬口风一转,谈及另一件事情:“扬祖可知,张温向至尊输入名马、钱货将近三千万钱?”

“未曾听闻此事,难道别有所图?”

“恩,意在稳固地位。”

黄琬说着露笑,冷意十足:“荡寇军之失,令敌我攻防易形,此罪不小,岂是周慎一人所能背负?可若罪及张温,则又显得惩处过重,不利于今后将领赏罚、征战。”

魏越听着双目缓缓瞪圆,诧异问:“如此说来,周慎何其冤枉?”

他听出了黄琬话中的意思,不能将局势败坏的罪责连累到张温身上,否则今后接替张温的人不敢放开手脚来打仗。以保守手段来打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所以,哪怕激进打仗吃亏,也好过死守……等死。

毕竟张温是不可替代的,朝中公卿中只有张温一个人能让宦官、士族、大将军三方面一起认同,难得是张温还是懂兵的。把张温换下去,就意味着没有人能接替张温主帅一位,自然这个指挥框架就要解散……各路军队又不能独立作战,所以罢免张温,就意味着朝廷放弃短期内镇压西凉叛军的计划。

各地都需要用兵,如果不去镇压西凉叛军,那么集结在周边的军队会远调他处,另有所用。

故而,当下形势中张温不能换,那么局势败坏的罪责不能连累到张温,自然这些罪责需要一个人来承担。唯一能承担罪责的就是荡寇将军周慎,周慎的肩膀扛不住这个罪,硬要扛的话,唯有一死。

如果张温走通朝中关节,周慎就彻底没了活路,因为朝廷需要周慎一死,要周慎背负责任,继续保留张温和这支镇压西凉叛军的指挥单位。

周慎,会束手待毙?

魏越疑惑生出还未发问,就听黄琬道:“周慎请董卓及老夫为其上书抗辩,董卓那里不知道张温拿什么报偿,倒是老夫这里,张温有意征辟公覆为掾属,并以县侯重爵酬谢老夫。不知扬祖如何看。”

一个重量级的侯爵,能极大的助长黄氏的威望,足以让天下人知道,皇帝对黄氏是非常认可和器重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黄琬、张温、魏越、董卓都不知道,周慎之死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