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38章 战后总结(2/2)

击美稷守军的士气,这就是魏越放走邪利的主观条件;而客观条件则比较尴尬,骑兵重甲之余固然战斗力能有效提高,可对马匹的负担太大了,而且马匹的远距离追击能力……几乎没什么指望。

是根本追不上一心逃跑的邪利,所以没必要死追;就怕邪利逃跑时跑进美稷城自绝生路,所以魏越才特意吩咐追击时可以不恤马力,死死咬着邪利只能一心逃遁,猛烈的追击势头也能恐吓美稷守军,震慑对方不敢开城门放邪利进去。

谁都清楚当时的马力不足,故而魏越也仅仅是感慨一声而已,便环视一圈问:“此战固然大胜,拔下美稷堪称意外之喜。不知诸君如何看待此战?此战之中,可有不足、尚要改进之处?”

见没人急促开口,典韦就稍稍挪动身子,吸引视线后道:“主公战前谨慎处断,担忧匈奴叛骑死战,进而造成不必要之折损。如今看来,主公过于谨慎。故,某提议,再与叛军交锋时,全军骑乘驱驰冲杀。”

现在的匈奴很难选拔出合格的冲锋骑士,倒是能选拔出一些勇悍的近战骑兵,魏越见过匈奴骑士营的近战风采,所以对叛军的近战能力有了过度的高估。

冲骑作战,魏越这里精锐冲骑,符合魏越标准的只有那一队具装重骑,其他重甲骑兵固然有远超匈奴骑士的冲锋能力,可兵器、装备和训练上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不说高桥马鞍这种很容易暴露的大杀器,光是马槊就足够魏越头疼的。

一杆像样的马槊最少也要花费两三年时间制作,而且成功率感人。魏越手中马槊总数不到四百杆,绝大多数是拿战马找何进、张让换来的,两匹战马换一杆马槊……如今也只有他魏越的部曲装备了如此之多的马槊,寻常军官都装备不了的骑战利器,自然不是什么路边货。

所以手中能保持一支二三百人的冲锋骑士作为决胜力量就可以了,再多实在是供养困难,也缺乏足够的装备。

冲骑之余,近战肉搏骑士组件、训练就非常容易了,战马、重甲、环首刀就能装备出一名肉搏骑兵,加以训练就能投入使用。故,典韦指挥的那五百重甲步兵,骑上战马后就能充当肉搏骑兵。

以匈奴叛骑怯于肉搏的表现,就不用过于担忧肉搏骑兵的折损,放心大胆的使用肉搏骑兵,那么魏越手中部曲的机动力、破坏力、战斗力将产生小小的质变,有极大的飞升。

典韦的提议立刻获得邓展这五名统率步兵参战的百人将认可,人人眼巴巴望着魏越,等待决定他们命运的判决。是两条腿幸苦跑路,一旦战败就无处可逃的可怜步兵,还是能进能退,英姿飒踏令敌人颤栗的强悍骑士。

魏越轻轻点头之际,却另有忧虑道:“左大部风俗更类似鲜卑,故不可小觑。若是全员骑乘作战,最少要编满两千骑。待北地四部、五原、并州、西河援军抵达后再详细讨论此事。”

几十骑、几百骑的冲锋、战斗效果差距极大,而千骑、两千骑又是另一个层次的打击效果。

即将面对的左大部叛军,将拥有更为蛮勇,数量更多的骑兵。

匈奴叛军的骑兵质量再差,这也是骑兵,虽然被精锐骑兵看不起,可对普通的步军依然是存有天然优势的;而且数量到了临界点就是最大的优势,冲锋骑士再强,马匹乏力后几乎就失去了战斗力。没有速度的冲锋骑士,根本砍不过肉搏为主的近战骑兵。

至于弓骑兵……这东西就是一个笑话,在重甲时代,弓骑兵也就是轻装骑兵的小变种,根本不具有实际战斗力,其存在感极低。

原因就在于骑弓射程、威力、射速、精准都远远低于步弓,直接体现就是步弓可以射死骑弓!

如果面对重甲的步兵或重甲的弓兵,轻装的弓骑兵完全不具参战环境,一旦贴近就会产生极大的折损。弓骑兵这种东西,目前是不存在的,用轻装骑兵来称呼更为准确一点,以侦探、骚扰、追击俘虏为主。

至于正面战斗,这是重甲单位的事情,轻甲、无甲单位没资格站在前排大声说话。

若非要弄一个有战斗力的弓骑兵,请给他们先装备重甲,再说正面战斗的事情。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