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6章 水到渠成(1/2)

两日后的中午,魏越设宴派赵云向荀攸递交请帖。

如今积雪几乎销蚀干净,近期内若无大雪,那么汉军、匈奴联军已具备征讨左大部的条件。这种情况下,主和的王庭也态度强硬起来,以战争威胁催促早日议和。与此相对,左大部的态度就不得不软弱下来,否则针锋相对,和谈无异于镜花水月。

可左大部应对态度软弱,令荀攸心中不安,毕竟左大部胡风炽烈,即便势弱也不会轻易任人宰割。可他资历轻微,所谓的荀氏高门在张修、羌渠单于看来距离太远,而手中又无兵权,也无法有效影响到汉军意志,这让荀攸在和谈一事中仿佛可有可无。

恰好荀攸心情不快,魏越相邀自不会拒绝。

属国都尉府衙,魏越与荀攸对桌而坐,稍稍客套后,魏越往自己碗中添酒,面容含笑:“近来听说几次和谈时,公达兄所提条件无人采纳?”

荀攸夹了一块炭烤肉片送入口中轻轻咀嚼:“扬祖倒是查的清楚,这王庭的事情来回也就四五拨人,各有取舍。其中,荀某新来之人,无什么可舍去的,也无什么要强求的,故而和谈一事与荀某并无大关联。”

魏越端起酒碗稍稍示意,小饮一口放下后,笑道:“此前想着请公达兄来成就一番大事,奈何形势变更出乎预料,仅仅因天变之故,单于、张中郎将便生出和谈之心。单于不愿折损匈奴国力,张中郎将则是沉稳持重,不愿折损大汉国力。让魏某万万没想到的是公达兄竟然也遇事糊涂,没看到和谈背后的种种隐患。”

“扬祖,南匈奴终究不过天下一隅,纵有隐患可也从容平定。而一旦朝廷大局覆灭,保住南匈奴又有什么意义呢?”

荀攸夹了一筷子醋拌的干菜嚼了嚼,也端起酒碗,泛着淡淡笑意:“难道扬祖最初邀请荀某来王庭,是为了与左大部开战?”

魏越点头:“正是如此,也不仅仅如此。原先长史乃张举乡人、党羽鲜于柏,鲜于柏身居长史之位,而张中郎将年老体衰一旦猝亡,这南匈奴一片都将落入张举之手。以张举之鸷勇狂妄,届时所掀起的动荡,决然会超乎公达兄预料。”

荀攸双眸微缩,敛去那一点点笑容,严肃问:“居庸侯处有变?”

“公达兄何必欺我无知?”

魏越脸上笑意环绕挥之不去,哪怕双目如鹰隼一样盯着荀攸,可下半张脸依旧挂着笑意:“谁都知道,张举所部已尽数为太平道所染,无有遗漏者。朝廷投鼠忌器,而张举也是身不由己,这才勉力维持和睦。之后才有张举率部赴关中击退西凉叛军、北地乌支之战大破东羌、而后又是覆灭休屠、索头二大部、入镇关中,出调五原。”

“朝廷好不容易调张举部出塞,又怎会答应放张举部入塞?故,眼前南匈奴之乱就成了张举可乘之机,若经营得当,朝廷将不得不调张举部入塞,免得张举率部吞并南匈奴。”

论对乌桓、匈奴义从部队的威望,魏越的名望虽高,但还比不上张举。

而且张举这边的二号人物张纯与乌桓三部的关系更为亲近,一旦张举拥有吞并南匈奴的趋势,那么扶植张纯去吞并乌桓也不存在问题。

胡虏南侵固然危害不小,可这种剽捷汉将吞并、整编后的胡骑危害更大!

如果按着魏越眼中最坏的形势发展,让张举、张纯成功兼并、掌控南匈奴、乌桓,那么这两个人绝对能动员出三十万胡骑部队南下侵扰。绝大多数胡骑兵甲虽然简陋,可三十万骑,其数量早已达到引起质变的临界点。

甚至不需要打什么决战,只要突破边塞防线,一口气将这三十万骑投出去分路侵扰,以劫掠人口、物资为主,一战足以打崩河北的经济体系。

张举是大汉食邑三千户的县侯,名号将军,天下有数的宿将,可魏越却说张举会造反……很多人都认为张举会造反,因为张举不可能放弃他的部曲,他深受太平道感染的部曲必然会作乱,这场动乱必须要找一个负责人,这个人就是张举。与其被汉朝廷随意处决,那还不如顺应部曲的意志,带领部曲拼杀一条活路。

荀攸沉默不语,魏越几乎是张举在朝中最亲近的伙伴,连魏越都判断,也认定张举会造反,有侵吞南匈奴之心,进而喊他荀攸替换鲜于柏来当长史,等于抽掉了张举篡夺节制南匈奴的唯一阶梯。

张举无法借鲜于柏这个可能的‘拥节长史’来节制南匈奴,那就失去了吞并南匈奴的最佳机会和临时合法的理由。

可偏偏,现在张举所部占据王庭周边汉军一半名额,战斗力更是堪称王庭周边汉军的主力。

魏越这种态度,仿佛要与张举决裂一般,这让荀攸一时之间看不明白了……失去张举配合,光凭魏越手中的军队能否有效压制左大部叛军?

见荀攸沉思,魏越则改直身跪坐为盘坐,以一个惬意、慵懒的姿态端起酒碗小口饮着,轻呼一口气后,道:“公达兄,某于光和六年入雒进北军射声部为吏,后黄巾军四方俱起天下动荡之际,公府举辟贤良将种时魏某并不在此列,遂应北中郎将卢子干所邀于北路军出力讨贼。前后近五年,历经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