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49章 利益选择(2/2)

头。”

黄盖闻此反倒释然,算算时间也该到给魏越降降温了。一张一弛才是正道,反正这句话在黄盖看来,是黄琬眼中的正道。魏越近些年来蹿升的太快又无法阻挡,这是一种好事,也是一种坏事,像极了当年的黄琬。

当年的黄琬在没有军功这种硬资历的情况下,凭着家世声望在弱冠之年位列五官中郎将,随后便在党锢之中一落千丈在野二十年。党锢之后的二十年,和党锢经历给了黄琬难以磨灭的记忆

鞠义见魏越承认,不由皱眉,瞥一眼周围诸人却是无语,或许另有看法只是觉得不适合说出来。

成廉则是毫不掩饰的愤怒,言辞忿忿不满:“主公为朝廷出生入死几番大战,削平大小祸患不知几何!今南匈奴形势危如累卵,我等劳心劳力于阵前不说,还要顾虑身后得失……实在令人寒心!”

凭什么要听朝廷的安排赋闲静养?凭什么建立功勋就要避嫌辞官?

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这就是先秦、两汉军功贵族生存的理念!是军功贵族,不是破落的寒门武人,更不是什么粗鄙的武夫,是军功贵族!

军功贵族,前汉初时,汉高祖与项王决战时有个小小的队官叫做申屠嘉;后跟随高祖攻打黥布叛军时,升任都尉;在孝惠帝时,升任淮阳郡守。

孝文帝元年,选拔曾经跟随高祖南征北战,现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员,一律封为关内侯的爵位,得封此爵的共二十四人,而申屠嘉得到五百户的食邑。

前汉封侯的那一代人轮流当丞相,当轮到年纪最大的张苍任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为御史大夫。张苍免去丞相之后,孝文皇帝就任命申屠嘉为丞相,就以原来的食邑封他为故安侯。为相多年,终于在景帝时期,因与晁错的矛盾而气死。

申屠嘉之后,接替丞相位置都是开国列侯以及列侯二代,这个现象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以遏制。

汉高祖刘邦可以说是对功臣最好的皇帝之一,而军功侯先后循环当丞相,也是无数军人的梦想。至于世家,如果当代军人被世家出英才,由世家治国的理念所击倒的话,也不会出现董卓、张举、公孙瓒、鞠义这样的猛人。

有功就要有赏,拿命杀敌不是为你汉家朝廷,而是为了你汉家朝廷给出的赏赐!

哪怕魏越理念上认同黄琬即将对他准备的冷藏计划,可他的部属不会认同这种世家相互妥协形成的共存理念。

当然了,黄琬的冷藏计划魏越认同归认同,却不会赞同、支持。他很清楚这种关键时刻自己退下去意味着什么,反对又不能直接反对,能做的就是延长南匈奴的战争,让朝廷没法处置。

既然已被鞠义猜中了黄琬后续安排,魏越看着鞠义直问:“鞠都尉,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此言鞠都尉如何看?”

鞠义眉目舒展,含笑:“少君所为,某之夙愿也,莫敢不从。”

鞠义是黄琬从西平征辟来的,怎么看都是黄琬的故吏和半个门人;鞠义天然立场是偏向黄氏的,他作出一切偏向黄氏的行为都不会惹来诽议,因为这才是鞠义该干的。

眼前魏越要故意延长战争,借助战争来延缓回朝时间,对于诸人来说都是很好的路线。魏越是获益人,周围每一个人都是获益人。

显然,面对自己即将到手的利益,鞠义根本不去搭理黄琬的筹划。世居西平的鞠义,可以说是十足十的偏僻土着,观念停留在百年前不足为奇。

周围人虽说都是魏越使劲提拔、安置过来的,可一个个都明白背后的力量来源于黄氏。若鞠义坚持黄琬的布置,那么其他人包裹黄盖,也不得不提议速战速决。

目前速战速决是最符合朝廷利益的,符合黄琬的布置,但不符合在场诸人的利益,更不符合魏越的布置。

至于荀攸……魏越的意思很简单,没有你我也可以打胜仗;绝对要杜绝一种可能出现的现象,比如让荀攸误以为是他荀攸指挥下才能评定南匈奴……这样的话,今后评功时必然撕破脸皮。

将荀攸收入帐下?其难度更是直线上升。

魏越宁愿不要与荀攸之间可能产生的同舟共济袍泽感情,也不能让荀攸在军事方面取得建树和自信,否则不利于他压迫荀攸。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