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9章 安排(1/2)

曹纯北上榆林宣诏之后的第六天,桓典与太史慈轻骑快马抵达临汾。

或许是条件谈妥,又或者是其他原因所影响,魏真正式接诏华丽变身,成为此时大汉第四名州牧,代天子巡牧并州,自辟属僚,掌握并州军政财赋四项大权。

有太史慈督率来的三千步骑做缓冲,魏越所部也开始分批轮休。为避免军队成批休假回乡被人成建制的拉走,故而这次回乡只选出了三批人,只占了全军三分之一。

第一批休假的是外州籍贯的军士,大约八百余人,还有上千外州籍贯军士不准回乡。不准回乡军士的亲属以及一些阵亡、伤残军士的亲属则由回乡的军士负责接来。为保证这件事情的执行力度,魏越派出了军吏督促。

大量的相关公文签署、分发,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摆到面前:没钱了。

一场接风宴后,魏越将半箱档册搬来,脸上还透着淡红酒晕,诉苦道:“桓公,自某叙职任事南匈奴以来,先有匈奴左大部、叛王邪利作乱,其后张举临阵倒戈,前后鏖战可谓阵阵凶险。而我部将士、义从前后阵殁一万八千二百余,伤残退役近七千人。”

“塞外时大小战事延绵,军中文档多有遗失,最少还有近万骑义从伤亡无法确认。”

魏越取出一册递给桓典,头一扭斜眼环视饱餐之后的诸多校尉、司马:“军中将士多犯乡愁,而军饷拖延抚恤未定,军心动荡已久。今河东战事稍稍稳定,我有意遣还外州军士回乡视亲,然而军饷、抚恤无从筹措,不知桓公可有良策?”

“否则无法兑现信诺,我自河东单骑入雒易也,可军中生怨闹出大祸来,究竟该由谁来担责?”

魏越口吻无奈,并无凌厉强迫桓典的意思,黄忠、孟陀都在席间,事情不能堆到桓典身上。

桓典与孟陀先环视观察席间校佐军官,见一个个沉眉肃容,黄忠则是心中叹息不已。战事到如今,朝廷积欠魏越部的军饷、抚恤已接近九亿,这还是没有统计屯驻榆林,人吃马嚼耗费巨大的魏真部。

可魏越经营之下,朝廷……大将军几乎很难将手插进来。这就让黄忠有些难受了,无可奈何之余唯有自强,以待变机。

与桓典认真思索,黄忠心事重重不同,张让这边的代表孟陀则洒脱的多,很专注的聆听桓典。

军费问题不止是魏越头疼,现在朝中公卿都在头疼这个问题,桓典也不例外。

谁能有效为现在的朝廷开源、节流,那么谁就能获得上升的机会。

如果形象的来描述,魏越此刻拥有的军队都是负债经营起来的。之所以没有破产,一来是他战绩数据好看容易取得部下的信赖,在南匈奴战场做空南匈奴,现在魏越几乎是全盘吃掉南匈奴,较历史格局来说,成了一个加强版的南匈奴。

第二是手里握着这么一大股军队,朝廷即便想收拾魏越也不敢动手。有孙坚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朝廷虚弱的本职尽显无疑,现在谁敢杀孙坚、魏越、董卓、朱儁这样手握雄兵并独当一面的人物?有这支军队在,魏越才能底气十足的讨要积欠军费,以缓解自己的资金压力。

简单来说,这就跟从银行贷款买坦克,然后开着坦克不怕银行催账一样。

可朝廷中大佬也不蠢,怎么可能挤出宝贵的财力交给魏越?

若因为账面积欠军费就给魏越补发,看着魏越花朝廷的钱给自家邀买军心,进而尾大难除……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愚蠢了。

不过,满朝公卿有几个姓刘的?就算姓刘,是宗室,可皇位稳定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出卖朝廷利益的事情别说是公卿,若是时机合适,其实皇帝也是乐意干的。

魏越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在拖欠军费一事上态度坚定,没有其他的财源接入,他的军队就会离心离德,到时候失去军队这张护身牌,朝廷自然是想怎么收拾他就能怎么收拾。

到了情况紧迫时,他为了拿到财源维持军队,他就不得不答应一些朝廷‘合情合理’的要求。正是因仰人鼻息的原因,朝廷执意拖欠军费,魏越要么造反鱼死网破,再要么就是主动妥协。

现在毕竟还不是乱世,军中将士还是被现有经济、社会关系、理念所捆绑,远不是乱世之中那种有粮食就能稳住军队的时代。与乱世军队单纯的对家庭安全、温饱的追求不同,现在军中将士的追求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唯有重利才能在短时间内拉拢住。

只要稳住今年年底,再稳住明年上半年……然后时代就变了,下面那些志存高远的新锐军官彻底失去正规的上升渠道,貌似最佳选择就是跟着魏氏一条路走到黑。估计,他赶都赶不走。

而眼前,魏越对这一批军费索要充满信心,有着十足把握。

现在将士轮休回乡需要补发军饷,阵亡、伤残的军士需要抚须,这些军费迫在眉睫几乎是无法拖延的。可朝廷已经诏命魏真就任并州牧,魏越也被征召入朝,魏越父子都答应下来了,朝廷还有什么道理不给这么点面子?

若朝廷是持善意,那么会同意;若是恶意,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