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1章 白马杀神(二)(2/3)

过人,必能传承蔡师文才。少学生一人,无碍蔡师学统传承。”

蔡邕也是饮茶,不在乎魏越满口胡言,就魏越自幼的张扬性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说点大逆不道的话非常的正常,不说才是不正常。魏越要言行合一去做这类事情,蔡邕也不会意外。

从黄贞姬遇刺以来,蔡邕就已经做好了给魏越刻碑的心理准备。

魏越给蔡邕续水时,蔡邕问:“扬祖执意如此,那父母如何?”

“我父不过县令之才,今坐拥一州治民百万,此皆因我而起,若因我而失,亦不会有所怨。我母期盼我能有所成就,哪怕比我父强一筹便可,今我名播海内,母亲那里自不会有什么惋惜。”

若事败身死,唔……自己这么大一个政治污点,吕布就彻底完蛋了,很难上位。

“何况,我即便事败,也能重创各方,使我父母有自保之力。”

魏越说着露笑,就蹇硕拥立皇子刘协一事,其实也是有胜算的,若一切如蹇硕预料的那样对何进完成斩首,依托西园军为基础保证雒都秩序,再解除何氏兄弟部曲武装,最后给士族让出足够的利益,那么这件事情就能成功。

反正何进都死了,皇子刘辩也死了,朝臣还有更好的选择么?

再说了,有并州后援在,政变失败自己也是有退路的。只是要做好布置,免得到时候狗急跳墙跳不出去……

至于蔡邕转身出卖自己,魏越是不担心的,蔡强意外战死后,蔡邕已经不需要顾虑所谓的士族友谊和退路了,没有顾虑,不需要做妥协,蔡邕比谁活的都惬意。

蔡邕只是摇摇头不语,魏越也觉得刚才的话有些过分,敛去笑容:“蔡师,我得天之幸扶摇直上,今突逢贞姬之变,有些不知此身所属了。”

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就没有什么本份不本份了。没有位格带来的约束,那按着心意去做的事情也就没有出格、过分的说法。

“我本以为各处虽然嫉妒这桩婚事,嫉恨于我,却不会行如此粗暴手段。可我错了,他们自始至终就没拿学生当自家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口刀而已。若不是时局紧迫,恐怕昨日就不仅是贞姬遇刺,就连学生也难以幸免。”

魏越是真的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可能,雒都阵营数来数去来回就那么几个,这边不要,那边列队欢迎,魏越这样犀利的刀子绝对不是瘟神。

“贞姬乃我前车之鉴,我又矢志复仇。正因如此,学生才赞同蹇硕所言,要做天子之剑。否则将来时局稳固,我父子绝无侥幸之理。”

蔡邕神情动容,放下喝干的茶杯,问:“今日杨祖登门,又所为何事?”

魏越继续给蔡邕添水:“学生也不知,起初只是想见见蔡师尊容,说说心中的委屈。可出南宫时遇见城门校尉伍琼,此人乃汝南名士,与袁氏、董卓交好。我若协助蹇硕拥立皇子协,这城门校尉要换一个。城门校尉不换,我宁愿挂印解职而去,也不愿与蹇硕做垂死挣扎。”

蔡邕轻叹一声,闭目:“扬祖的委屈,老朽明白。”

“就城门校尉,不妨以前京兆尹樊陵出任城门校尉。另,侍中汝南许相,可为执金吾。”

蔡邕缓缓说着,心中也在不断衡量,补充道:“自今日起,蒯越、黄奎、黄俊等人已不可信,大将军府中若有变动,老朽会转告扬祖。”

魏越正要道谢,蔡邕又说:“卫仲道孝期结束之际,你要征辟他为部属,一同进剿河东白波贼。否则,此子心性有缺,有亏昭姬。”

“两年之内,学生就进剿河东白波贼,替河东卫氏伸张名目。”

那么多名门,谁都有嫌疑参与到黄贞姬遇刺事件中,唯有在家守孝整日麻衣、寒食、自食其力不见外人、自家门客,就连妻子也不见的卫仲道没有嫌疑。

蔡邕举荐的两个人,魏越稍稍分析就能理解,这是两个典型依附宦官又出身高门的人,善于政治投机与各方面都有牵连,可本身已跟宦官集团绑的死死,真到白刃相搏的时候,这两个人没有一点退路。

樊陵,南阳隐士樊英的孙子,他可不像他爷爷那样为了不当官顶撞皇帝。积极投身官场的樊陵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上升渠道,就在朝廷军费紧张连续换公卿的时候,樊陵跟在曹嵩后面花了两千万钱接替曹嵩过了一把当朝太尉的瘾。

太尉到期后,樊陵又去当京兆尹。虽然这个人官瘾很大,且善于钻营,可也是个肯做事的人。前两年的关中一片乱,樊陵硬是顶着各种压力完成了泾河渠的修筑工作。盖勋去当京兆尹训练军队时,被顶回来的樊陵正等待新的工作任命。

许相,汝南人,其祖许敬担任过司徒,其父许训更厉害,司徒、太尉、司空都做了一遍;许相目前是侍中,按照他跟他父亲一样毫无原则亲近宦官的政治立场,很容易抓住机会去过一过三公的瘾。

许相这样出身汝南的高门,完全是依托在宦官集团下的,正是很多许相这样的高等士族,组成了所谓的宦官集团。

有意思的是汝南平舆许氏这个大家族已经分裂了,许相的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