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66章 替罪羊(2/2)

不好会为董卓陪葬。

夏侯惇领悟曹操心意,缓缓道:“自灵帝下诏并州强迁大户于平阳邑以来,使匈奴中郎将晋阳王柔被魏公以典兵不整、邀买军心图谋鬼祟而收捕。其弟代郡太守王泽举兵声讨魏氏谋反,魏氏家将成矩自平县出兵两千骑进击,北平邑一战斩杀王泽,因功表为代郡太守。晋阳王氏,遂夷三族。”

“太原王氏,晋阳一宗就此残败;祁县王氏,尽迁平阳邑后,又能坚持多久?”

夏侯惇说着挤出一丝笑容:“大将军掌兵行事素来酷烈,不留隐患。孟德不愿与王允同流,乃是上策。”

曹操还是轻轻点头,领着一众人回院,边走边说:“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受天下豪强所迫,那竖子不得不含恨出雒,今后若兴兵来报此仇,必然血流成河天下倾覆。想当年,我胁迫这竖子服软,不曾想竟怀恨七载,出雒之前邀我赴宴,若非看在子和等人颜面上,势必杀我于当庭。”

双手负在背后,曹操面容平静:“今留在雒都,必然与王允之流同谋。不论董卓、黄琬谁胜谁败,我等都无善终之理。我欲寻机出雒,此意已决,诸君稍作准备,时机一到就轻骑简装出雒。”

四个人齐齐抱拳应下,夏侯渊的继妻是丁夫人的妹妹,已经跟着曹嵩返回谯县;曹洪的产业、家属本来就谯县,夏侯惇、史涣的家属也不在雒中。

史涣拱手:“曹公,可要交结壮士,一同出雒?”

夏侯兄弟,曹洪闻言意动,雒阳人才济济,收罗一批军吏骨干十分方便,不然到了地方,有钱粮募兵,却会没人训练、统率。

另一边,蔡邕太傅府邸,太尉马日磾与蔡邕对弈,谈的内容可就比黑白两色的棋盘血腥的多:“袁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术、袁遗各据强郡,袁绍被困兖州难展拳脚。袁氏之患暂可放置,我等所虑皆在董卓,若董卓放弃征拜黄子琰,以黄子琰心性,恐难下定决心挥兵上雒。”

马日磾可没有多么坚定的节操,也不是一个嘴硬的人,这是个善于左右逢源的人物,对于出卖董卓欢迎黄琬主政雒阳一事,并不抗拒。

蔡邕对黄琬入雒阳主持国政一事也不抗拒,反正是从董卓手里夺走的雒阳,失败后的董卓,会抗下魏越大部分罪名而死。魏越的年青,就是最大的本钱,保证魏越能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下成长,进而借魏越之手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是蔡邕的打算。

从魏越突然当上大将军开始,蔡邕就在构思怎么让魏越脱身。

现在魏越的体格,不适合坐在雒阳管理国政,倒是黄琬很合适,可让人牙疼的是黄贞姬意外遇害。念及此事,哪怕是昔年好友,蔡邕也恨不得卢植断子绝孙。

魏越是通过军事战功显贵,可终究是大儒亲传弟子;可董卓就不行了,不提这个人彻头彻尾的边郡豪强身份,光是袁氏故吏,坐看袁氏一族遇害一事,就在德道上无法站稳。董卓这样站在故主尸骸上显贵的存在,就是对现有普世道德观念的最大挑战!

唯有杀死董卓,将董卓一系碾碎成渣,彻底打入历史的垃圾堆才能维护受损的道德观念。维持道德不受玷污,就是天下最大的大义,大义面前董卓只能去死。

放任董卓不管,任由董卓耀武扬威,会导致现有的普世道德体系碎裂,这一点决不能容忍!

当然了,这个大义面对魏越的时候,有一点畏畏缩缩……不,这怎么能是畏缩,这分明是积蓄实力,给魏越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否改过自新。

魏越就很好,很干脆的认错,带兵离开雒阳出塞与鲜卑人决战去了,若是碰不到鲜卑主力无功而返,也是可以的理解的。

太尉马日磾所虑,蔡邕也有所担忧,稍稍思索表态:“不日老夫就表奏董卓为少保,赞同征拜黄子琰入雒担任太师一事。”

缓一口气,一切妥协为了长远发展,蔡邕露出淡淡微笑:“黄子琰在外,董卓如芒在背。能不动兵戈征黄子琰入朝,有一线希望,董卓就不会放弃。何况扬祖兵马在在塞内,尚能助长董卓胆气。”

马日磾颔首,落子在梧桐棋盘上声音清脆:“如此甚好,在外大将军拱卫边防治理河北积攒阅历;在内有黄子琰与伯喈兄持政,海内归心,国朝必然中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