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2章 凉州三七分(1/3)

八月三十,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有一座檀石槐时期兴盛起来的鲜卑城邑,专用来贩马,叫做赶马集。

这里是汉军出塞的必经之处,向北是出漠北之路,向西转就是走云中、五原的道路。魏越不清楚内蒙地理,这里就是集宁。

抵达这里,已距离夏牟部只有四日路程,不足一百五十里,急行军增援参战也就一日可抵。

七万余汉军在此联营百里,魏越的副将盖勋正率领三万余人采石掘土,砍伐树木修筑城池,这里有一座坚城坐镇的话,就能有效压缩辽东鲜卑的活动范围。作为今后的中转站,汉军从这里绕击辽东鲜卑,也就轻松不少。

这座坚城为核心的一连串卫星小城修好,连通云中与雁门之后,云中、定襄、雁门及代郡的边防压力将会大减,意义非凡。汉军如此举动,鲜卑自然是能感受到的,可现在碎成渣的鲜卑部落很难齐心协力组织起来,而魏越这一战若打赢中部鲜卑,威震鲜卑各部,那么修这条边防体系时的压力会大减。

当然了,现在盖勋修的只是这条预期防线中的卫星小城,那座计划中的坚城,怎么也要到明年夏秋时才能完工。

五原、云中、朔方、定襄四郡战事相对平稳,并未发生倾覆性的战事;反倒是孙坚急行军入抵箕陵城时,骞曼部意外的无备,孙坚试探性的发动小股突击,骞曼部遇袭全面后撤。

担心有诈,孙坚、夏侯育出于谨慎并未追击,而是固守河岸从美稷方面补充了一批粮秣。

出塞以来,军中消耗补给最大的不是人,而是战马;反倒是人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驮运物资的牛马雌兽能产奶,这是每日固定的补给,驮运军需的公牛公马随军时往往缺少草料是会宰杀吃肉。

行军途中有足够的干草,有足够的产奶雌兽,那么就能有效降低军士口粮支出。

出塞前魏越在雒阳、并州前后宰杀四十余万头牛羊,所制成的肉干加上每日固定产出的鲜奶,足够他耗到大雪封路。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大规模长途行军时会爆发的水土病,水土不服引发痢疾及其他并发疫疾,处理不当的话,疾病减员比战斗减员还要凶猛。

好在前年是闰年,导致今年虽然是农历八月末,可换算到公历也就九月末……换言之,今年气候变化,会比往年延迟半个月到一个月。

若无这个闰年的影响,魏越就必须提前出塞,否则战事不顺遇到塞外大雪,那么不死也要丢条腿。

而现在这种原野遍布黄草,气候干燥少雨,大风雪概率爆发又很低的时期,简直太适合打仗了。一年四季,春季多雨要农忙,不适合作战;夏季炎热多雨水,更不适合作战;只有秋季最适合打仗,冬天也勉强可以,也只有秋冬能规避大多数疾病的干扰。

传染疾病,才是现在最不能忽视的敌人,重要性与粮食不相上下。反倒是敌人水平如何,友军水平如何,反倒是次要因素。

在确认塞外四郡基本盘尚在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大气,只要不遇的极端气候或非常不利于己方极端事件,那么这一战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种情况下,魏越处理国内政务时也多了些笑容。

这日,魏越于山梁坡上举行小小宴会,背依阴山面南而视,山风刮过坡上旌旗招展猎猎作响,一名名拄戟、持戈虎士背后大红披风在风中抖动,将褐黄色的山坡渲染出一条条红线。

简单宴席之后,大多数人归营巡视军务以备出战,魏越则处理起了昨日、及今日收到的飞骑奏报,在亭驿制度完备,不心疼马力的情况下,雒阳到这里的奏报也就不到三天而已,兖州、青州方面的奏报也是差不多的速度。

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修通一条连接塞内、塞外的铁路,一条环边塞的铁路,可比长城有威慑力的多,从此就好玩多了。

长城能阻敌不假,更大的意义是提供大军山岭行军的安全、便捷道路,与扎营时的甬道一个原理。

有铁路运输兵力和物资,战争效率会提高,没有强大外部因素下,几乎不可能再出现分裂国家、割据一方的事情发生!

坐在阴山支脉的支脉的小山梁坡上,魏越以一种悠然的心态查阅雒阳、兖州方面的奏报。

“果在我预料之中,岁末当有一场大战呀。”

魏越笑着提笔书写自己的意见,首先是原谅、赞同董卓先斩后奏以自己名义正式招安韩遂、马腾一事,让董卓安心备战不要疑神疑鬼。并伸手一拉将凉州武威、张掖、张掖属国、敦煌、酒泉、北地、安定、金城八个郡、属国的郡守、县令长安置权收归自己名下,余下的汉阳郡、陇西郡、武都郡则交给董卓。

换言之,今后韩遂一方将并入自己的体系,马腾一方则归董卓。

凉州十个郡和一个属国都尉,精华就在汉阳。黄巾之前,凉州在籍人口四十多万,汉阳一郡就十三万,其次是武都郡、金城郡的八万,其他各郡没有超过四万的,两次征羌战役后的凉州残破程度跟并州塞外诸郡一样可怜,可怜的税收连郡县官吏的俸禄都凑不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