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85章 出逃(2/2)


蔡邕面露微笑轻轻颔首,他可不会跟着曹操潜逃,现在他代表着大义。活着抵达关东,那么关东群雄士气大振,而且河北兵马也不会轻举妄动,最多两不相帮。河北军队的中立,是关东联军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这些人不付出一些大代价,岂能轻易得到?

一个活着逃往关东的蔡邕很重要,可若这个蔡邕出逃路上被邪恶的董贼逼杀……又或者在雒阳之中被董贼软禁不堪受辱而自尽,那对关东联军来说实在是太妙了,妙不可言。强大的河北军不仅会中立,还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友军,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自己不仅不会出逃关东,还要活的健健康康,这就是蔡邕给曹操的回答。

雒阳上下,蔡邕看的很透彻,只有政治倾向于关东方面的人才会巴不得他出现各种意外;也只有董卓方面才会关心他的健康,怕他健康出问题或情绪低落……估计董卓伺候蔡邕的孝心,比伺候他老爹的那一份还要重一些。

有一点也是很明确的,反对、敌视魏越的,必然敌视他;反对、敌视他的,必然敌视魏越。

想要他死,利用他的,除了关东阵营之外,再没其他人了。

没错,现在关东举兵在即,也仅仅是举兵在即而已,曹操很清楚真正的举兵时间是什么。

这不是袁绍、黄琬或董卓能决定,都在等塞外战场的消息,比如河北军队大败归来损失惨重无力干涉,或者是魏越对联军与朝廷的战争作出中立表态。

在北方消息传来前,曹操必须加入关东联军,只有这样他才有足够的余地来树立自己的地位。

曹操出南宫朱雀门时,董卓的心腹华雄领着两班卫士守在朱雀门阙两侧,朱雀门阙是规格最高的三出阙,分立朱雀门左右,高大壮美又十分坚固。不同于寻常的小门小阙,三出阙很大,与朱雀门又有复道连接,所以有着强大的防御性能。

华雄上前迎住曹操,拱手:“曹君见谅,可是从兰台而来?”

曹操微笑还礼:“此次入宫拜访太傅叙旧,可有不妥之处?”

“曹君与太傅密议颇久,是为不妥。还请曹君配合我等,免得授人口柄,污了曹君清白。”

华雄说着展臂,四名身披黑色熊裘披风的飞熊士阔步上前将帷幔拉开,曹操只能苦笑着跟华雄钻进去,展开双臂:“如此也好,只是有失礼仪。”

两名小吏细细搜寻曹操衣袍夹缝,几乎每一寸布帛都捏了捏,又捋了捋,检查的详细之极。

确认曹操没有从兰台中夹带出帛书、纸书后,两名小吏告罪一声,退了出去。

对此华雄也赔以苦笑:“自空白诏书外流一事后,容不得我等大意。”

曹操轻轻点头,轻叹一声:“多事之秋,稍后就此事曹某要寻司徒磋商一二。立意虽好,却易授人口柄,仿佛软禁了太傅一般。”

华雄干干做笑不予回应,别说南宫朱雀门,他甚至想直接带飞熊士入防兰台贴身保护蔡邕。

正如曹操对华雄说的那样,出了南宫曹操直接东拐到了司徒府,跟着司徒府掾属吃了一顿简便午饭后,参加公卿集议的董卓回来。

半月前管理两千石曹的尚书丁宫私藏空白诏书事泄时果断自杀,管理尚书台纸张、笔墨用度的守宫令颍川名士张咨从复道跳下摔死。

究竟有多少空白诏书流落出去,又从哪些人手里流转出去的都不得而知,无法调查。

现在这批空白诏书终于酿出了祸患,一些关东名士拿着这批空白诏书堂然皇之的前往徐州、兖州东四郡、青州上任,被贾诩识破尽数驱逐,并飞骑驰报雒阳方面,令董卓后怕不已。

今日的公卿集议协商讨论的就是如何避免这类事情复发,讨论出一个有利于董卓的结果。只是董卓依旧愁眉苦脸,公卿们可不会管他日益膨胀的军费支出问题,这个问题得董卓自己解决。

魏越出兵前后就将雒阳囤积钱粮消耗五成,后吕布改编重建南军,又去了两成……现在雒阳的钱粮,勉强够支用到年底。年底后,地方州郡又不押解税款入京,他董司徒又不会点石成金,到时候发不出军饷来,光是军队的反噬就够他未战先败。

厅堂中,董卓对着自己的心腹们讲话,曹操赫然在列,还在前排:“为防止伪诏流出乱天下法度,今后尚书台所出四百石以上任命,须同时加盖司徒公印,或太傅上公印,大将军、大司马之印也可。此事待太傅同意后,就通报天下。”

“故伪诏流出一事已解决隐患,可本公甚是头疼军费之事,诸君可有良策相教?”

曹操听着一个个丧心病狂的解决财政问题的所谓办法,不由口干舌燥。

这是要把关东高门、世家往死逼,竟然有人提议开掘北邙叛乱者祖先坟茔,取其祖先陪葬金银充作军费。这个头一开,叛乱者三族、九族,甚至与叛乱者有点关系的坟墓都会被敲开,乃至一发不可收拾,开坟开顺手后,难保帝陵不失!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