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05章 汴水流之立国(2/2)

登。”

“君秉国之钧,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是用赐君虎贲之士三百人。”

“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是用赐君斧钺各一。”

“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赐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赐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

“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

“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封公立国,加九赐,就这么一连串的发生了,魏越却没有多少欣喜可言,更不可能有意外之喜、窃喜。

篡汉不篡汉,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并不是艰难的选择题。他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样过度纠结篡汉与否的道德问题,从他出生以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答案是很肯定的:实力到了就篡夺,实力不到就混日子,量力而行。

社稷台下,一顶青伞盖下,身为母亲吕嫦却没有多少的欣喜,有的只是浓浓不安。她尊敬世家的名望,也畏惧世家的影响力,然而不论丈夫还是儿子,杀戮、迫害世家的手段都无比的苛刻。

阳曲郭氏那么大的望族,因此落败;太原王氏何等显着,兄弟二人并列两千石,皆被诛杀三族。

她身侧,魏姚也是浓浓的不安,担忧魏越,也担忧吕布,担忧整个家族的前程。

封公立国前,与封公立国后,完全是两种命运,身为至亲,国灭族亡就是所有人一致的命运。

而偏偏这个时候,吕布却背叛了魏越,带着雒阳的两万多军队加入到董卓阵营,让魏越班师入塞后失去和平返回雒阳的契机,因此魏姚十分内疚、痛苦。

青伞盖下方,杜氏立在一群女眷之中,她神态平和,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看着魏越背影。

她身侧的董白、尹氏、朱氏以及唐氏、韩氏神情各有不同,有欣喜,有哀怨,有冷静。

旁观这场大礼的还有大将军府掾属、北军八营、三河骑营、五部营一共十六个汉军校尉旁观。

今后的河北,将会以魏越为核心,组成三套行政组织来运转。

第一套是治理魏公国的魏三公、九卿组织;第二套是治理冀州余下七郡国的冀州别驾、治中;第三套是大将军府为核心,具有任命天下官员权力的大将军幕府。

其中魏越冀州牧这个身份最低,所以冀州牧所需要的一众掾属不需要另行征辟,可以转包给魏三公九卿来处理,也可以归入大将军幕府,这都不是多大的事情。唯一要讨论的就是魏公国三公九卿与大将军幕府职权融合时,到底谁主谁辅。

看起来大将军幕府一众人跟随魏越南征北战功勋卓着……而魏公国的公卿则是运气很好的新附势力,实际上不是这么一回事。原来的大将军府中核心人物如阮瑀、杜畿、路粹、贾诩、李儒都外放了,就连张既这种资历很浅的曹掾都沾元从的光,被迁为上党郡守。

以至于大将军府中,二十岁的司马朗反倒成了资历最深的掾属。所以比资历,比功勋,大将军府掾属粉嫩嫩崭崭新,跟魏公国公卿没法比。

魏越有预谋的调动岗位,导致现在的魏公国、大将军府两个系统干干净净,谁都无法在资历上说事,勉强能维持各自运转。再沉淀、磨砺出新的领袖人物前,这两套体系很难爆发矛盾。

没有军队的参与,行政方面的矛盾都是很好处理的。

而目前河北主力部队有北军八营,三河骑营、五部营、魏三军,以及一个不伦不类但确实是营一级编制的匠作营。算下来一共有二十个常设营,换算到地方编制,这就是二十个军。

军队体系必须糅合在一起,不能有主次之分,怎么糅合才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然而归塞叙功升赏时,大量的中高级军吏外调去了他们更喜欢的行政岗位,如郡守、都尉、典农都尉这类职务。当一名纯粹的校尉是没有前途的,只有主政一方才能积累出足够深厚的政绩。

军中领军校尉,最多让你奋斗到四十岁,四十岁后气力衰竭,就很难再吃这碗饭。抓紧时间转业,是很多高级军吏的共同心愿,毕竟如廉颇、黄忠那样老当益壮的老军吏终究是凤毛麟角。

现在的军队几乎也是让魏越洗的白白的,现在甚至连中领军、中护军、三河骑督这三个高级职务都没有任命。

所以,封公立国之后,一张精心准备的白纸就铺在了面前,任由魏越勾画。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