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 陈王刘宠(2/3)

平国。在行政中属于冀州安平国,人文认可中依旧是涿郡圈子。

魏越分析着崔州平这话,他不在意天下封王会不会有兵权,他却听出了言外之意,故意问:“安平王、甘陵王有保土之责,国中兵马莫非弃其王不顾?”

郡国封王按着国法来说,封王手中能有一支军队,统率这支军队的统率叫做郡国中尉,即朝廷的卫尉。可郡国中尉由朝廷任命,不归封王调度,同时又废弃了内郡郡国兵征发动员制度……换句话来说,封王名义上可以有军队,也有法定的守土职责,可手中真的没军队。

别说军队,就连国内治理百姓的权力也被朝廷任命的国相拿走;税赋更是如此,哪怕国相把领国治理的再好,也只会给封王拨发朝廷定下的‘赋税’。徒有其名的封王、侯爵,偏偏又必须留在领国守卫领地,遇战逃遁会废除封爵不说,还会追究责任。

于是,太平道一造反,就闹出了这样的丑闻,两名封王被黄巾军俘虏。不仅是封王被生俘有辱气节,而是这种封王制度也存在极大的缺陷,若朝廷不能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置办法,各地封王为自保,只能私募军队。一旦军队成型,想要解散可就不是几句话的事情了。

魏越明知故问,堵的崔州平胸闷,瞥一眼魏越没好气道:“今日已定下赎回甘陵、安平二王之策,为兄要远行冀州,寻张角谈谈价钱。”

这两名封王不赎回来,各地封王会有异动。只有赎回二王,才能让天下封王有一颗定心丸:留在封国不要跑,也不要怕,被俘后朝廷会赎回你们的……

魏越看崔州平的目光有些同情,问:“张角不会杀朝廷使者,沿途贼军恐怕不会如张角这般守规矩。朝廷若要赎回二王,可有妥善途径?”

说到底张角依旧是士族出身,谈不拢也不会杀使者,可各地一心杀官,杀豪强的黄巾军不会有这么多讲究。这些人只恨杀的少,怎么可能给你解释的机会?

“太原、上党、雁门、渔阳、及涿郡多有险要,并广设营兵,诸郡之中蚁贼势弱,故而能走此路到广宗。”

崔州平竟然要绕远路,魏越沉默片刻问:“非赎二王不可?”

“为安天下诸王之心,只能如此。也不瞒扬祖,二王失陷蚁贼之手以来,王、侯之尊多有弃国而逃者。既要各国王、侯留守封地,又不能令其掌兵,这让至尊很是为难。”

崔州平端起茶碗小饮一口,颇感荒唐,笑声放荡:“哈哈哈!也的确可笑,大汉诸王骑不得快马,开不得硬弓,更无兵马可用,这王当的,委实憋屈。”

魏越也露出微笑,沉吟片刻,反讽道:“既不给我兵马,又要让我守土,还不准我逃命,的确为难。”

皇帝为难,难道地方王、侯就不为难?

崔州平笑声渐息,却又长叹道:“倒是陈王宠表现卓越,豫州四国二郡,只有陈国国民畏惧其王不敢随蚁贼作乱,其他三国二郡皆乱。蚁贼头裹黄巾攻拔城池,贫贱百姓也头裹黄巾,虽不敢招惹官军,却蜂拥而起劫掠豪强。”

魏越诧异:“哦?陈王竟能震慑国中?”

崔州平点头,神色更是忧虑:“陈王勇猛过人,喜好弓弩。其国人因其王善射而敬畏有加……然国中诸县令、长多有怕事逃亡者。陈王不得已募兵自守,至今拥兵近万,并有强弩数千具。就怕蚁贼剿灭后,如陈王这般勇于任事之能王,会遭不测。”

魏越神色恍然,难怪朝廷要捏着鼻子要赎回甘陵王、安平王,是陈王刘宠起了一个好头。

你看,事实很明显摆在面前,听朝廷话的甘陵王、安平王面对黄巾军只能被杀光全家,受尽屈辱成为俘虏;而人家陈王刘宠胆子肥,自己招募军队,至今国内安堵如旧,一点危险都没有,还风风光光。

如果不能赎回安平王、甘陵王,在陈王刘宠的榜样作用下,出于恐惧、沮丧和其他情绪,有封国的王侯会积极招募军队。一旦诸侯王的军队形成合纵连横之势,到时候皇帝说话都要掂量着。

其实魏越很早就注意到陈王刘宠了,毕竟这是当世最出名、嚣张的封王。

陈王刘宠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箭法非常高超,可以十发十中,而且都是射在靶心,是一名射声士。

十年前陈国国相师迁追奏陈国前任国相魏愔与陈王刘宠共祭天神,有不法企图,实属大逆不道之罪。当时皇帝刚刚处罚勃海孝王刘悝(继承权在皇帝刘宏之前,属于刘宏昧着良心也要杀的那种),于是诏命用槛车传送魏愔、师迁到北寺诏狱,派中常侍王甫与尚书令、侍御史共同拷问。

魏愔借口说是与刘宠共同祭祀黄老君,求长生之福而已,没有其他的企图。

王甫揣摩到皇帝的心思,就上奏说前国相魏愔的职责在于匡正,然而却行为不正;后国相师迁诬告他的国王,以不道欺骗国王,应该全部诛杀。于是皇帝杀陈国两任国相,却又单独下诏赦免陈王刘宠而不追查。

当时的陈王,就仗着自己‘喜爱弓弩’,囤积、制造了大批强弩,也有一支千人规模的王国军队,属于当时诸王独一份。正是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