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7章 斩首战术(2/2)

魏越简单的回答令宗员大皱眉头,他认为魏越过于理想,虽然大雨能遮掩军队形迹,可泥泞的道路十分消耗体力,等抵达战场,有没有力气发动突然、迅猛的攻击还是一个问题。

不好直白否决,宗员道:“贼军虽多草庐,但雨水连绵,无从纵火,夜袭时难收奇效。”

黄巾军壮大的速度极快,军备自然不足,尽管有缴获官储的军帐,但远远不够;所以野战扎营,还是屯守某处,黄巾军都是以简便、易造的草庐为主。

夜间突袭只会引发对方恐慌,除非最先击杀对方首领,否则不会发生混乱;只有敌军陷入混乱,才会发生几百人大破几千人的小概率事件;而身边一望无尽的大火,火势威胁下,很少有军队能一边救火,一边作战。

夜袭佐以火攻,是一种常识,而雨后的夜,火攻会失效,本该有奇效的夜袭,也就成了一种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骚扰战。

“将军,末将的夜袭不求破敌,只求阵斩公孙勉。”

魏越缓缓吐露自己的作战目标,一名合格的将军是非常宝贵的,而优秀的将军可以说是万金难求。公孙勉就是一位优秀的统率,他能约束住求战意志旺盛、军纪又散乱的部属;假以时日,公孙勉将麾下乌合之众磨合、打造成精锐之师也不存在障碍。

只要击斩公孙勉,对面的四五万黄巾军就无法拧成一股绳,失去以为强硬领袖,这些黄巾军会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有要进攻宗员立功的,也有要为公孙勉复仇的,也有要执意困守官军继续奉行公孙勉军令的,自然也有要带兵离去劫掠的,或依附其他人的。

总之,一旦公孙勉阵亡,所谓的赵国公孙勉部……将成为一团散沙,不具备任何战略威慑力。

魏越乐观估计,自己这边哪怕没有郭典、卢植的增援,也能将失去统率的黄巾军按在地上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斩首战术并不出奇,宗员细细品味这一招,的确适合于眼前形势,公孙勉统率的黄巾军有难得的谨慎作风,谨慎的敌军是非常让人讨厌的。尤其是自鸣得意的欺敌战术,面对这种敌人时,反倒成了自己的吊颈绳,其中的尴尬、恼羞只有宗员自己能体会。

可宗员还有疑虑:“公孙勉所部精锐,前去的兵马多了难收奇效,去的少了又难以奏效。就怕,冲不到其人身前。”

魏越嘴角翘起,头垂下看着帐中驱除湿气的火塘:“我营中有四十万箭,算上各营弓弩手自备箭矢,我军有六十万箭。如此多的箭,难道还射不死公孙勉?”

宗员皱眉,问:“扬祖如何计划的?”

“全军出动,舍命一击!”

讲出自己的作战核心思想,魏越起身来到悬挂的地图前,这是一张绷开的羊皮,以木炭在上面潦草勾画着敌我形势,魏越在宗员营垒对面的公孙勉营垒一点:“合左一、右一两营,及将军、张举二营,及我部千人约一万人合攻公孙勉,另左二、左三、右二、右三四营分兵攻敌,以迟滞、拖延、截断贼军救援公孙勉之援军。”

宗员来到地图前,手里端着木杯小饮一口热水,胡须抖着,感慨道:“此计谋老夫帐下军吏也有规划,与扬祖不同之处在于天气。扬祖欲借雨势蒙蔽之效,可对?”

魏越点头,自己的进攻方案并不出奇,道:“我军此时准备攻敌,申时前后能做好一切准备;到申时全军饱餐待命,我若所料不差,这场雨会在戌时前后停息,最迟不过亥时。”

别说这么大的雨,就是牛毛细雨中,宗员也不敢把全军押出去,视线受阻是一回事,雨水中行军透支体力也是一回事,最重要的在于配合,雨水中行军,各部行进速度受限于泥泞、视线,很难如预期推演的那样相互配合进攻、后退。

魏越懂风角之术,宗员也只是听卢植提及过,可他将全军胜败寄托在魏越的推测中,但也只能一搏。赌魏越猜算的准不准,看这次全军突击能否完成预期战果:阵斩公孙勉。

可宗员、魏越根本不知道,公孙勉在抵达尧山时,就知晓官军储粮实情!

一切都是那名宗员、魏越怀疑的奸细所造成的,而全军突击要进行全面准备,这么大的事情瞒不过军中任何一人,又怎么能瞒得了那位‘奸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