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17章 谁为虎狼(2/2)

笑:“魏先生造诣颇深,能与魏先生谈论佛法,乃妾身之幸。”

“让姐姐见笑了,此前一直寄居吴郡,江南之地鲜有懂佛学之人,倒是江北徐州人口稠密,有几座佛寺传颂佛法。”

魏越说着接住曹氏推来的金酒杯,柔声讲述:“好在蔡师交游广泛,往来之人有精擅佛学者,与蔡师多有讨论。这制香之术,就是那时跟人学习的。”

自古以来进行祭祀活动,也就是沐浴、斋戒而已,说到底围绕着‘洁身’,焚香这个传统是佛教带来的。焚香有凝神之效,故而有的人反对佛学,却不反对焚香。

而魏越综合此世、前世所学,也喜欢焚香,对于制香他也有自己的独特技艺、配方。

他双手接住金酒杯,曹氏见举起酒杯,以轻柔语气道:“此香平和,数息之内凝神安心,当真好香呀。”

见她都示意了,魏越也就跟着饮下这杯口感清甜的米酒,曹氏目光落在空空的酒杯上笑意更甚,双手托起银酒壶给彼此斟酒,问:“妾身搜集佛经甚多,未尝听闻有人提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语。此语甚妙,为何先生能明悟此语,又不齿其理?”

淡淡馨香下,魏越斜眼看一眼窗外被照的明煌煌的雪花,笑道:“万物有佛性,故善人有,恶人也该有。根据佛经所言,佛有大慈悲,故不会因人恶而弃之,杀千百万人,恶人依旧有佛性,自然有得大解脱,往生极乐成佛的机会。”

“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语,是魏某契合佛理所得之语,非是魏某参悟佛理所得。”

魏越说到这里停顿下来,曹氏细细品鉴其中的不同;如果按照魏越所说,前者是魏越自己对佛学的总结,后者则是一个佛子参悟佛理所得的至理。的确是至理,因为这八个字深深契合佛理根本‘万物有佛性,佛不因善恶而偏颇’。

区别也简单,前者魏越是以一种点评态度去面对佛学,与佛之间是对等的;而后者不言而喻,是下位者求学态度,得到的一切感悟都是佛的,那么明明是自己参悟的,可参悟的是佛,那参悟所得就是对佛的补充、延伸。

曹氏端起酒杯,问:“那先生如何看?”

“不管他佛性如何,也不论屠夫是否成佛,其所造罪孽不能就此抹除。犯禁乱法之辈,该以法制之,即便成佛,也该受法。”

魏越说着也端起酒杯,努嘴做笑:“就此事,我曾与江边老翁辩论,老翁笑我呆愚。若能成佛,凶恶之人手握屠刀,用时拿起,不用时放下做向佛之人;不用时放下屠刀是向佛之人,用时又能拿起。老翁笑我荒唐,拘泥于名,务虚不务实。”

曹氏听着缓缓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笑问:“如此大才潜匿江湖之中,朝廷之失也。先生,可否告知妾身此翁姓名,所在。”

魏越微微挑眉,嘴角翘起:“此翁自言蕲春县人,乃少正卯之后,姓闻氏,不知其名,只记得其随从以新月公称呼。”

曹氏将这个信息暗暗记住,笑着对魏越劝酒,明眸皓齿:“为如此奇人,满饮。”

魏越跟着仰头饮尽,随后又继续谈论佛学的轮回观点,这一点曹氏与大多数信佛的人不一样,她不认可轮回之说。

这一点跟绝大多数的信众不同,信仰佛教图的就是轮回之说能消弭人对死亡的恐惧,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生活,坦然面对死亡,以充满希冀的态度去面对死亡……

信佛信轮回,说到底就是本性怯懦畏惧死亡,不敢正视死亡、贫贱之类的问题,轮回之说能让这些人摆脱因死亡问题而引发的焦虑、惊惧等精神症状。

一个不信轮回的人,却信佛,跟其他信众格格不入,自然需要一个倾诉者。

现在的佛教还没有演化出禅宗,对外的主要招牌就是轮回之说,而不是思想体系。不是禅宗为首的佛教,不是小乘佛教为主流的佛教,都是魏越眼中的毒瘤,有机会自然会下手铲除、修理一下。

彼此聊的尽兴,前后不到半壶酒下肚就让魏越感到晕眩,可能是靠近窗户有寒风,酒劲反应比往常大。

可也不至于这么快,等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还没深想就头晕的厉害,盘坐着头垂下,昏睡过去。

次日阳光明媚之极,从窗缝透进来落在魏越眼皮上,他才幽幽转醒,怀中还搂着曹氏光滑、绵软的身躯,还能感觉到被窝中自己右腿被两条腿夹着。

缓缓扭头,他看到床榻另一头小桌上的银酒壶,再看看睡容香甜、满足的曹氏,似乎是自己让人家算计了?

颇感疲倦,他又陷入昏睡。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