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26章 无中生有(一)(2/2)

给自己身上染血,也没人愿意对这些降军负责,只能这么拖着,直到拖不下去时。

“右贤王部比你我出京时所想的境遇还要窘迫,他们别无选择。与我等携手共谋,是他们所能见到的仅有生路。故而,无须再为右贤王部心思费神,首要考虑、要处理的就是这三万余降军。”

魏越双手负在背后,踩着冻结的黑黄泥土:“雒都有吉讯传来,你我就要立即处置这三万降军。我有意通知张举,让其与张纯、丘力居整军备武,朝廷诏令抵达时,即刻出军向西。”

黄盖左手压在剑柄上,右手也负在背后,粗眉皱起:“丘力居有作乱之心,某担忧此人借扬祖口实召集部众,彼一旦生乱反叛,必会牵连扬祖,不可不慎。”

“盖叔,无我口实,丘力居亦会召集兵马作乱。其实丘力居作乱,其势如火,勃勃而兴,倏忽之间可定。就怕张举、张纯也随其造乱,这二人一旦造乱绝无退路可言,不似丘力居乃乌桓大人,素有反复之名,朝廷也不会穷追猛打不留生路。”

打不下去了丘力居说投降就能成功投降,张举、张纯投降,谁敢受降?如果投降这么简单,那凉州叛军估计早就投降了。所以一些平叛战争真的很牙疼,纯粹是为了面子而打,汉以强亡不是一句虚话。

魏越说着笑了笑:“走到今天这一步,小婿已无退路。右贤王部无路可走,丘力居退则败死进一步还有生机,张举、张纯直来直去,早就自绝于朝廷,除了那曹孟德能退能进能左能右之外,我等皆别无他路,唯有合军进剿西凉叛军。”

曹操的三千弓弩手无关大局,但有曹操的加盟,意味着宦官会支持,看在曹操的面子上,士族、大将军那里也不会过分阻拦。还有韩说、黄琬从士族内部游说,如果黄琬打通黄忠的心结,身为大将军府从事的黄忠也给何进吹吹风,这件事情兴许就能成。

黄盖不言语,就听魏越深吸一口气道:“这世道已不如去年,丘力居、张举、张纯、右贤王皆有功于社稷,然而党争之余,皆无路可走。寻常匹夫无路可走,或许会服软求饶卑躬屈膝,可这些人无不是当世豪杰手握雄兵……不给他们活路,他们又岂会给朝廷活路?盖叔,世道不同了。”

就连卢植也被党争卷入,转身回到士族阵营,不再当可怜兮兮、看天子心意的中立孤臣。

随着重新拜外戚何进为大将军、士族从京都到四方执掌兵权,大权旁落的宦官回过神后准备反扑以来,朝中三方争斗的更加激烈。而皇帝,已经失去了手中仅有的筹码,即可以有效影响三方势力平衡的中立孤臣。

三足鼎立看着很平衡,可正中间有一个独立小砝码,才是真正的稳定。

黄盖一直沉默,良久之后见魏越不语,他才问:“扬祖行此大险,所图名声未免不值。而兄长那里却不问扬祖所求,一心臂助,实在是让某家疑惑,还请扬祖释疑。”

“小婿挑动波澜,无非是想积累用兵经验,二来有意交好、网罗豪杰。不论今后世道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小婿此时的心愿。比之袁基、袁绍、袁术、曹操、张邈、孙坚等人,小婿年岁低幼人脉不足,且缺乏历练。今涉险,所求不过是圆满自身,不留缺陷而已。”

“孙坚的确是英雄人物,却不如扬祖远视。”

黄盖感慨一声,魏越没见过孙坚,却根据孙坚的事迹推断出孙坚是个必须重视、学习的大敌,魏越表现出来的心思、眼界堪称鬼神之能。黄盖心中,岂能平静?

魏越觉得有意思,问:“盖叔如何看孙坚?若天下有变,孙坚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

“孙文台勇悍剽捷,胆略过人。可其寒门出身,对名门高第心怀敬畏。若在平时,这类心态无可厚非,退能守家财进可谋富贵;若在别时,会受制于人,远不似扬祖豪迈,视袁氏、卢氏为无物。”

黄盖说着呵呵做笑:“本来兄长刚抵京师曹孟德就来拜访,兄长得知扬祖纳右贤王之女为侧室,便心生不满。后在侍中韩公处,得悉卢植前后变化,再三确认扬祖至今与三袁不识后,就认定扬祖可为黄氏佳婿。”

虽然自幼孤寡,可黄盖也是傲气人物,父、祖、曾祖皆是两千石公卿人物,岂会在意虚名。

见魏越微微愣神思考其中关窍,黄盖直接点出:“我江夏黄氏虽有落魄,但最识时势。袁氏名望不过虚假之物,卢植也算是外强中干,扬祖不为所动,自然能保我黄氏富贵安泰。譬如孙文台,就看不破这虚名,不敢平视高门,早晚必为此所累。”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