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江湖黑话大全(2/8)

◎人:丁。

◎鹰爪孙:官府。

◎糕:老人。

◎翅子顶罗:官帽子。

◎豆儿:姑娘。

◎托线孙:保镖人。

◎芽儿:小伙子。

◎并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宽/空(倥)子:外行。

◎点子:对象、敌人。

◎捏班:尼姑。

◎线上:以某个地域为势力地盘,该地域即称「线」。简单的说,「线上的朋

友」就是「地头蛇」。如:西路川陜这趟线上、衡山这趟线。

◎合(黑)字/老合:贼。通常非称呼在帮者,而纯粹指称一般盗贼。

◎吃飘子钱的老合:水贼。

◎总瓢把子:在江湖上指称首脑、老大。瓢(把子)原为头、脑袋之意,此处

为引申意。

◎马眼子:专门四下探访名马的人。凭着一双饱具经验的眼睛,再加上一张油

滑善辩的嘴,无往而不利。「马眼子」周江曾企图说服寇英杰将宝马黑水仙

卖给玉观音郭彩绫,却碰了一鼻子灰。(见萧逸《长剑相思》)

二、数字类

◎流月汪则中,神心张爱足(北省名「青」):一二三四五,六七**十。

◎丈:千。

◎尺:百。

◎方:万。

三、生活类

◎老瓜/居米:银子。

◎亮子:照明用具,如千里火等。

◎莲花子:碗。

◎汤钵子:大碗。

◎储头子:钱。

◎储头子旺:钱多。

◎储头子简:钱少。

◎划十子:筷子。

◎搬梁:拿筷子。

◎水牙子:汤匙。

◎扣盅:喝水。

◎穿通子/顺腿:袜子。

◎提头子/踢士:鞋子。

◎飞蛾子:马挂。

◎叉叉子/蹬空:裤子。

◎通衫子:大挂。

◎顶天:帽子。

◎小罗考:衬衣。

◎护脸:眼镜。

◎海砂子:私盐。

◎海砂窑:盐仓。

◎姜片/马蜂子:肉。

◎马牙:饭。

◎番张子:饼。

◎细苗条:鱼。

◎拖条:睡觉。

◎黏肤:擦脸。

◎蹦火:吸烟。

◎蹦台:上炕。

◎领甲:烤火。

◎卖鸡:跨门槛。

◎蹓狗:跳窗户。

◎摆丢子:刮风。

◎照相/朝相:见面。

◎安了根:吃饭了。

◎眩里圆:吃了。

◎捏子攒:还没吃。

◎东、西、南、北:倒、列、阳、漠。

◎捕子:捕鱼的水禽。

◎皮娃子爆豆子/皮子串:被狗咬了。

◎火窑:店房。

◎打尖:意指旅人中途吃饭。

◎踏青子,斩盘带推包:串茶馆,相面带治病。

◎念着:闭嘴。

四、器官类

◎瓢(把子):头、脑袋。「摘瓢」即为割脑袋。另可引申为一组织之首脑、

领袖,称「(总)瓢把子」。

◎招子:指眼睛。古代指招贴、告白。《永乐大典》中:「今早挂了招子,不

免叫孩子出来,商量明日杂剧。」大抵眼睛为一个人的招牌,故引申而称「

招子」。武林中,下手歹毒者常直取对方双目,意欲废掉对手的招子。

另眼睛亦可称「湖」。<招子不昏:眼睛不亮>

◎顺风子:指耳朵。

◎海子/江子/樱桃子(女):口。

◎金杠子:腿。

◎南子:肚子。

◎踢杞:脚。

◎蚕子/定盘子:心。

五、武器类

◎蛇儿:把兵器比做叫化子手上的蛇。

◎暗青子:即暗器。

◎青子:兵刃。

◎片子:刀。

◎海青子:大刀。

◎月牙锋:戟。

◎挺子:匕首。

◎花条:花枪。

◎小黑驴:洋枪。

◎喷子:鸟枪。

◎串蔓子:买枪。

◎串非子:买子弹

江湖黑话

起源及含义

江湖上的黑话起源大概在唐朝,起初是生意往来时的隐语,后来因为非法贸易的兴起逐渐发展。后来演变为江湖武人的用语。

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寸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