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破敌(2/3)

后便是迅猛的冲锋,厮杀一阵后,他们不做停留便立即撤退,让闻讯赶来支援的敌军只能望尘兴叹。

紧接着,类似的事情接连发生,敌军时不时的冲出来偷袭,而每次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做停留,让晋军来回奔波,却又抓不到他们。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吴军赶在晋军之前,将渡河的桥梁毁掉,或者将树木砍倒,堆在路中间挡道,又或者躲在树林里放冷箭,总之以各种方式来拖延晋军行进速度。

结果,走了大半个时辰,晋军居然才走了不到三里路程,而将士们却已经深感疲惫了。

这种情况让赵在礼既恼怒,又无可奈何,同时又有些后悔。

若是他之前追击敌军时,不是派那支骑兵前去,而是派遣步军去,那么即便遭到伏击而损失惨重,至少骑兵还完好,可以应付如今的情形。

但现在骑兵折损大半,剩下的也大多带着伤势,根本无法掩护大军行军。

见此情形,赵在礼改变主意,下令留下两千步军来断后,而他则统领主力前去支援晋王李存勖。

这个应对之法还算及时,毕竟敌军溃兵的兵力应该不多,两千人足以挡住敌军。

然而他却搞错一点,那就是一开始或许李德诚统领的溃兵兵力的确不多,但随着他不断偷袭晋军,更多之前被打散的溃兵也都加入进来。

吴军之所以能赶在晋军之前毁掉桥梁,堵塞道路,或者提前躲在树林里放冷箭,那却是因为之前被晋军击溃的后军中,真正被当场击杀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卒都只是被打散了。

若是没有人站出来统领的话,那么这些溃兵将无法对晋军造成任何麻烦;但随着李德诚率先带头,接下来其他溃兵也有样学样,加入到偷袭晋军的行列中,这才让赵在礼觉得似乎到处都是吴军在偷袭。

如今赵在礼留下两千人断后,率领其他主力先行,李德诚也立即改变主意,他将溃兵们集中起来,凑齐了近四千兵力,猛攻断后的晋军,甚至一度亲自领兵冲杀。

结果,在他的带头下,吴军一改之前被击溃带来的士气低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打得断后的晋军苦不堪言,接连派人去向赵在礼求援。

这下赵在礼更加头痛了,若是不管不顾继续前行,那么一旦断后的两千人被击溃,敌军很可能尾随而来,到时候他还是得留下来抵挡这支敌军。

但若是他回兵去支援,说不定敌军又迅速开溜,不仅没法消灭敌人,反而自己也会被拖住。

要知道此时李存勖那边已经接连派来信使,要求他迅速结束这边的战斗,并以最快的速度带兵前去支援。

而从得到的消息来看,对吴军中军的进攻已经陷入胶着状态,吴王杨渥将大军摆成一个弧形阵,以山坡和附近的河流作为依托,牢牢的挡住了晋军的进攻。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晋军的伤亡很大,急需要银枪效节军的支援。

两难境地,让赵在礼头痛不已,最后他一咬牙,决定派两千人回去救援,剩下的军队继续前进。

银枪效节军毕竟是支精锐军队,有了这两千人的救援后,断后的军队迅速稳住了战局,甚至还能占到一些上风。

而赵在礼率领的本部军队也能够畅通无阻的进军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原本应该有八千精锐军队去支援李存勖,而现在却只剩下四千人了,其他四千人却被李德诚给拖住了。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李存勖已经下令鸣金收兵,而赵在礼也在这时候姗姗来迟。

深夜,晋军营地里,李存勖面色如同染了一层寒霜一般,冷得可怕。

而单膝跪在他面前的赵在礼着噤若寒蝉的感受着这股冷意。

原本一场完美的胜利,击溃了吴军后军后就能立即过来支援,与李存勖亲自统领的大军一同围攻杨渥;但现在呢?不仅拖到现在才来,甚至连八千精锐也只有四千人赶到,也怪不得李存勖会这样恼火。

但赵在礼也有着说不出的窝囊,他也不想搞成这样,但吴军的拖延战术让他有苦难言。

要知道为了突袭吴军,这一天晋军原本就处在急行军之中,大半天时间就行走了五十多里路程,接着又是激烈的战事,将士们早就疲惫不堪了。

若不是因为大军已经获得了一场大胜,让将士们士气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身体上的疲劳,只怕晋军早就撑不住了。

而随后敌军的偷袭更是将晋军的弱点暴露无遗,若不是将士们太疲惫了,光靠偷袭这点小伎俩又如何能拖住他们?断后的两千晋军又如何会被敌军打得接连求援?

可惜这些理由都不能让李存勖信服,他此时要的不是解释,而是援兵,是八千银枪效节军,但现在赵在礼却只带来了四千军队,而且还是疲惫不堪的四千军队,仿佛打了败仗而显得极为狼狈的四千军队。

发了一阵火后,李存勖也明白生气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怎么办。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有些疲倦的道:“如今吴军依托地形严加防守,而敌军的前军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