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52章 得手(3/3)

曾说过:“我们如果对霓虹人手软,我们将会犯严重的错误。我担心,如果我们不能使霓虹人遭受彻底失败的耻辱,即把他们打回老家去,霓虹领导人将会利用你没有给他们以粉碎性打击这一事实向他们的人们灌输下述思想,即霓虹是被科学而不是在战场上被击败的。”

45年,在接受霓虹受降仪式中,路易斯绝不与霓虹人握手,也要求所有将要参加仪式的盟军军官不得与霓虹人握手。他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一生中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令人厌恶、恶心和野蛮的脸。一想到如果在他们的统治下世界将会是什么情景,我就不禁感到战栗。”路易斯从没有访问过霓虹,甚至生前也规定,自己葬礼不能让霓虹人参加。战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路易斯的预判正确:直至后世霓虹在战斗问题上始终不知悔改!

路易斯一直对中原很友好,1974年他访问中原,坚决支持中原收回对港城和奥城的领土主权。当然,路易斯对于中原来说,我们更要感谢他那手“神来之笔”。给阿三埋下了一颗“雷”二战后,获“阿三伯爵”称号,成了阿三的副王。作为大英帝国坚定的殖民者,面对阿三的独立运动,绝不会甘心在阿三的失败。47年,路易斯提出了著名的《路易斯方案》,提出了“分而治之”原则,为了避免阿三国内阿三教与***教的宗教矛盾,把阿三的国土就分成三个部分:阿三、东巴铁和西巴铁。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虽然,大英当时说“印巴分治”为了阿三的和平,迫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就从实际效果来看,不仅民族矛盾冲突没有减少,反而国内外的矛盾进一步的加剧。所以,我们真应该感谢路易斯,没有让一个强大统一的阿三出现在南边。

虽然路易斯不是一个好军人,但是绝对可以称之为“狡猾”的政治家。二战后,他继续升迁,56年成了大英海军元帅,59年,成为大英的国防参谋长。一个不会打仗的人,居然成了全大英部队作战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他出身好以外,也和他擅长交际,洞悉人心不无关系的。

可惜两年后他在游船上被爱尔兰人炸死,终年79岁。大英举行盛大的国葬,其规格也只有奇迹儿的葬礼与之相比,当时欧洲所有国王全部为其送葬,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元首或者特使也都参加,除了霓虹以外。

虽为贵族公子,没有军事才能,但是能发挥特长,影响巨大,这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吧。

后来,东巴铁也独立,变成了现在孟加拉国。虽然当时阿三的圣雄及其阿三国内反对分裂,方案还是执行了,阿三被一分为三。不仅如此,路易斯还留了一颗“雷”,让克什米尔地区人民自己决定归属。结果导致阿三和巴铁为了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三次印巴战斗。这也使巴铁成为了中原坚定的战友,牢牢牵制和消耗着阿三。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