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0章 学习我是自愿(2/3)

辆布加迪就移位置到车队最前面……

叶华坐的这辆越野防弹车后排的座位很宽敞,共坐着6个人。除了叶华和达达以外,还有一位达达的朋友,来自老大哥的朋友。

升上了与驾驶室的隔音挡板,达达为叶华介绍:“老板,这位是我在设计局中的好友吉娜·卡洛琳中尉,现在只是个歌手。”

与这位身穿短裙,有着美丽脸孔和迷人声音的中尉握了握手:“幸会,要不要喝一杯?”

果然,当喝着车内冰箱里高档红酒的时候,这位吉娜中尉放松了许多。其实叶华知道她的来意,就是为了处理老大哥秘密援助大马岛的大量剩余物资。

在大马岛的新华国成立后,老大哥为了换取更多的技术,曾经大出血付出了极大代价:

不提那些正冶上答应的条件,光在经济方面,首先就是老大哥同意叶华出技术老大哥出物资和人力合作开发最新的核电站、核研究所、卫星发身寸中心;其次老大哥同意支援3万相关科研技术员。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就不多介绍了,当然叶华也答应为老大哥免费制造三颗通讯卫星等。反正就是那种“兄弟我不差钱和技术就差人和物资,就想拉着老大哥合作,大家一起发财”的态度。

此外,大马岛承诺分30年给老大哥秘密提供856亿卢布的经济援助,包括无偿援助、出口贷款、其他贷款和债务重组等,其中无偿援助为181亿卢布。当然,以后卢布贬值了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而且在2和图160的详细工艺生产线交给老大哥以后,叶华只要年轻漂亮的乌国技术员……

与财大气粗的叶华不同,现在的老大哥整天穷兵黩武,还是穷比一枚,搬迁费和安置费就不用想了,所有的钱都需要叶华自己来承担。然而出于立场上的考虑,老大哥最终同样答应了。

然而在大马岛出现3款先进的武直后,仅仅是勇士号,英法两国的订单超过了300架,这钱赚得太爽。而老大哥的米26虽然进行了首飞,但还未量产交付,在飞机制造期间,有一架即将交货的飞机在测试单引擎着陆时坠毁,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很多关键技术都未解决,还需要叶华的团队出马.......

好吧!言归正传。

现在老大哥在大马岛移民了大量的技术员以及配合工作的辅助职员,不提其他,如此多人要瞒天过海的往大马岛搬迁,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他们要干嘛。要知道,这么大的动作,欧美那些工作人员也不是吃素的。但是维多利亚公司、雷神集团、欧罗巴集团的高级会员遍布了另外一个阵营的各种阶层,各种利益错综复杂。那么多分红提成,现在难道都不要了吗?而且他们的亲戚朋友很多都深陷其中了又怎么办?都是同一条船的人,难道就一杆子打翻船了吗?

于是两方都算了一笔账,其实有大马岛这个交流平台做缓冲地带对大家都有好处,谁也不想真的世界毁灭。于是他们对大马岛各种动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大哥往大马岛移民,他们欧美当然也在进行。

没想到,叶华的做法令所有人都吐血,通过科技城的大量招工,和几个大型游轮合作,叶华能每个月都能拉30多万民工去大马岛支援建设,特别是出现了一批批聪慧异常的“圣婴”,而那些大马岛的土人居然对古琳这个有些神神道道的女人信仰上了。尤其是古琳抓紧对安全卫生管控改吃猪肉后,瘟疫一下子被遏止了,和平统一了原来动荡不安的大马岛,打消了外界对新华国的顾虑。而这一下,顿时就让两方势力抓了瞎。

好吧,既然不能完全控制住这个新势力,那就共同参与建设吧,最起码能共同发展.......

平心而论,现在陷入了阿富汗的泥坑里,老大哥这两年过的可真够惨的。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而且以后还有更多苟且!

他们也觉得需要一个真正的朋友,一个参合着自己势力的朋友,只有有合作利益,朋友才能做得长久。

然而既然是有能量的朋友,那还会甘于赚这样的“民工钱”吗?因此今天这位吉娜中尉就是与叶华这位财神爷见面,想要寻找有什么新的财路。

吉娜递给叶华一个小本子,恭敬道:“叶先生,我们的米26和雅克38还有一些问题,不知您有什么解决办法?只要我们能够做的,什么都没问题。”

说起垂直起降战斗机,很多朋友第一反应就是会想起英国的鹞式,后世美国的-35,但其实,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雅克夫列夫设计局就为老大哥嗨君设计了一款,世界上首款垂直起降舰载战斗机--雅克38。

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很到位,西方一直都不知道该机是否真实存在,甚至还错误的称其为雅克-36。再过几年主动公开型号之后,北约给它取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号“铁匠”。

雅克38采用中单翼布局的切尖三角翼,并带有下反角。装备一台涡喷发动机和两台升力发动机,主发动机的两个喷口位于后机身下部,两个大型的半圆形进气口位于驾驶舱后方,翼根之前。由于机身内塞进了三台发动机,而翼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