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53章 快人几步(2/3)



叶华点头道:“是很漂亮。”

潘英姿小心地从太阳椅上站起来,手扶着天台栏杆,眺望远处大海说:“我很小跟父母从素州搬来港城,因为家里太穷,很小就跟着妈妈摆摊卖东西。从14岁参加绍氏培训班开始,就整天忙着工作赚钱。一直到最近怀孕闲下来,心态渐渐放平,才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潘英姿回头冲叶华笑道,“几个月以前。我可没工夫欣赏这落日海景。”

叶华懒懒地靠在潘英姿刚才躺过的那张椅子上,说道:“也许吧。”

潘英姿叹口气说:“以前我的目标就是赚钱,赚数不清的钱。后来跟了你,赚钱反而成了次要,目标变成了权力,帮你创建了旺旺集团,没日没夜的研发米饼和叶师傅方便面,销售得非常好,业绩也很稳定。现在对我来说,肚子里的两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钱只要够花就好。至于名分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只希望孩子们生下来之后你别甩手不管,三五个月来看一眼就行。”

叶华苦笑道:“你的要求还真不高。”

潘英姿说完便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回房去了,没有再跟叶华多做交流。

叶华对于女人的态度很怪,在港城到处留情的男人很多。但基本分为两种。一种如旧家族等人,明目张胆地娶姨太太,或者如邹老板那般悄悄默默地养外室;第二种则是你情我愿的交易,或者是一夜恩情,又或者是长期朋友关系,反正最后都是吃干抹净走人。

而叶华则属于这两种之外,由于他对家庭很看重。所以一直不愿意为了爱情绊住了自己前进的步伐,但他又是一个很负责的男人。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造成了现在叶华的洒脱,现在在大马岛那些大毛二毛女安保和技术员们,使用他的基因造就的试管婴早已过万。

和潘英姿一起用完晚餐,两人摆明车马说了许多话。基本上把潘英姿及其肚子里孩子的未来给谈清楚了,一视同仁!

嘴巴里说不要名分,但真将这种事情讲明了,潘英姿心里还是快乐得要飞起,说话时故意将电视调到凤凰电视去讨好叶华。

凤凰电视正播着新闻:“今日上午9时许,杨朦女士在广播道召开记者会,宣布3亿港币收购绍氏的电影版权和院线资源。目前华威电影公司共有280家影院。总计702个放映厅、8万多个座位……”

电视里杨朦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我们华威电影将会再斥资2亿港币,继续新建或收购影院,将华威院线打造成港城高科技的大院线。同时。也欢迎港城的大小影院联合加盟,欢迎各大电影公司将电影拿到华威戏院来放映。目前,华威戏院同时收购了宝岛学者、南洋绍氏,只要是在华威戏院放映的电影,就有很大机会在南洋和宝岛地区顺利上映……”

绍氏院线出售,这个消息尘埃落定之后,对港城娱乐界的震动,是非常巨大的。

“格局彻底变了!”嘉禾的邹老板看到新闻之后,焦虑的在办公室来回走了半个多小时,也难以心静。

“华威电影做事太霸道了!”金公主院线的雷老板也是有点头疼,“早知道,当初答应杨朦,加入她们的数字放映系统.......”

不过,很快这些电影院线,开始松了一口气,因为,被收购之后的绍氏电影院线,正在瞎折腾。

一般电影院线作为资产投入比较大的生意,院线经营者不会轻易的更换电影院的布局和设备。

杨朦买下了绍氏电影院线资产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对于电影院线进行调整。不仅仅是更换座椅、空调等等设备,放映系统也全面向数字放映系统靠拢。今后,绍氏电影院线,只保留少数电影院,继续采用胶片拷贝放映。剩下的电影院,全部只放映外星人公司开发的数字拷贝的电影。

这样激进的做法,让港城的一些业界人士不解。

毕竟,数字电影放映系统太过于超前,把胶片转成硬盘拷贝,对于一些电影投资人而言,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绍氏电影院线,将大部分的院线,转为数字拷贝,自然就不能放映传统的胶片电影。这样的做法,一旦片源跟不上来,只会让电影院线的生意一落千丈。

华威电影公司的一些元老,也劝说杨朦缓慢推进。

“经理,数字影院的优势我们都是清楚的。但是……这个转型步伐还是太快了,数字片源跟不上来!”王锡照对杨朦劝说道。

但是杨朦断然拒绝说道:“这是叶生的指示,不能慢!必须要快,宁可绍氏电影院线三分之二的电影院不赚钱,也不能拖慢数字院线的转型进度。不仅仅我们自己转型,而且,要用经营成绩,吸引更多的友商跟进转型!胶片赚数字,固然多了一笔支出,但是,我们现在港城地区至少有18家电影院是数字影院。一部电影如果投资了几百万,再增加50万元的胶转磁,转换成硬盘存储的数字拷贝,也并不是费钱。更何况,转码成,也是需要转数字格式,数字影院播出格式仅是更高清而已!”

实际上,绍氏电影院不仅仅的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