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90章 进口车(2/3)

奥迪、丰田本田等竞争对手,一点问题都没有。

此前,雷神汽车、兰博基尼等自家汽车公司早已建造轿车和车型,但是造一辆“独一无二”的皮卡一直是叶华的执念,ybertruck终于问世,圆了叶华一直以来的“皮卡梦”。造一辆不一样的皮卡不仅是叶华的梦想,米国市场对皮卡的欢迎也是特斯拉大力研发纯电动皮卡的原因。米国消费者一直都把皮卡列为购车首选,毕竟对米国市民来说皮卡的实用性远超其他车型。

据米国汽车新闻统计,米国1981年的皮卡占整个汽车市场份额的17%。米国十大畅销车排行榜中,全尺寸皮卡和取得了压倒性胜利,销量前三名分别由福特系列皮卡(29.9万辆)、雪佛兰轻型皮卡(23.6万辆)以及am皮卡(17.7万辆)包揽。

特斯拉大皮卡ybertruck对标的就是福特的经典皮卡车型猛禽-150。面对特斯拉的宣战,如此梦幻的皮卡,还有如此梦幻般的价格,福特只是一笑而过,这么高价格的特斯拉电动大皮卡,只能当个超高价格的奢侈品玩具,他们已经成名已久,刚成立的特斯拉电动车还要经过市场严峻考验,要走的还很长。

除了电动车公司以外,传统皮卡制造商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等对这种超高价格的电动皮卡表示不值一笑,当然他们的研发计划也提上了日程。而目前米国的皮卡车市场已经基本被几大汽车巨头瓜分完毕,特斯拉电动大皮卡能否凭借“电动车”优势脱颖而出并不确定。

山雨“未来”风满楼,似乎电动皮卡的时代快到了,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皮卡不仅市场占有率高,皮卡车本身利润也很可观。据路透社报道,一台普通皮卡车的利润约为0.7万美元,那些售价在10万美元以上的高端皮卡,利润甚至可以达到售价的一半。

此外,米国皮卡市场基本就是国产品牌的“内战”。一方面,米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大多持认可态度,另一方面,高达25%的关税“过滤”掉了一大部分外来对手。在这么高的关税的情况下,这么高的价格,就凭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一点品牌基础都没有的ybertruck,似乎没有可能在米国皮卡市场和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厂家一较高下。

ybertruck大皮卡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以质量取胜,在同质化严重的米国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打破前人的成绩继续“出奇招”,ybertruck这款大皮卡进口车显然对争取欧美市场增加了难度。毕竟作为“霸主”的福特-150,已经多年占据着乘用车的销量冠军,它的年销量接近30万辆。能够长期保持这样的成绩,福特-150的地位之牢可想而知。

超高的价格,超高的关税,恐怕只有打“梦幻般的高科技”这张营销牌引发关注,ybertruct才有可能在皮卡市场实现“弯道超车”。这一点,精明的叶华比谁都清楚。于是就有了这么一辆来自未来的电动皮卡。在筹划了多年之后,特斯拉如今推出ybertruck的意味很明显——抓住时机利用自身优势完善产品线,由此获得更多盈利。

尽管价格超高,尽管外观独特的车身是因为高强度材料无法被冲压,但这款号称来自未来的电动皮卡车,在一片吐槽声中依旧为特斯拉带来了超过20万份订单。但是这款车的研发经费是零,所有的详细参数和工艺技术都是从宇宙特斯拉数据库里输出的,已经在大马岛各种复杂地形经过多项测试才拿出来的,88万美元的起售价对叶华来说,卖出一辆就能赚80万美元以上。

显而易见,ybertruck引领皮卡风潮是迟早的问题,就算是自家员工五折员工价购买,也能赚40万美金一辆。

乍一看,似乎ybertruck要成为未来卡车甚至越野车的发展方向,那么电动皮卡的时代真的来了?

特斯拉前途当然是光明和乐观的。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动力,充电桩快充的时候,半小时充满了,缺点是续航。面积广阔的米国中西部地区是该国皮卡的主要市场,问题在于,这里充电站的数量实在太少了,但可以太阳能充电啊,充满这个大家伙要足足晒够120小时才充满。

以现在最大的充电站服务商华威技术公司为例。它在旧金山地区才设立了10多个充电站,在达科他州才刚刚开始,这就导致在地广人稀的中部大荒漠上,ybertruck很可能要面对半路电量耗尽,找不到充电桩只能边停边充电,甚至是停下来晒两三天才能连续开。

电动汽车续航难的共性问题,还不仅仅只表现在充电桩数量不够这一点上。即使在米国,皮卡车依然具有生产工具的属性,车辆的装载功能还是人们买车时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本身重量就不小的电动汽车如果再拉上货物,对电力的需求便又增大了一分,这样就会减少电池的续航时间。总之,货物越重,皮卡续航时间越短。此外,在高海拔或极端温度条件下,电池本身的性能还会下降。

ybertruck的安全性完全没问题,目前叶华输出给特斯拉公司的技术,无论电动汽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