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34章 静候佳音(2/3)

其次,做人,要懂得:不要在“钱”方面,给朋友添麻烦。有人说:不要借钱给朋友,否则,最后恐怕连朋友都做不成的了。这句话,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现在这个社会,如果自己信用没有问题,去正规的银行,或者借贷公司,借一点钱,去好好做事,及时还上贷款,是没有啥问题的。如果想向朋友借钱,如果不是至交,还是不要借了。借,还是不借,对方都有苦恼,也有一定的担忧,这就是给对方带来麻烦的了。而且,日后能否及时还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所以,如非至交,请勿轻易向对方提出借钱的这个要求。

做人,要懂得:不要在“行”方面,给同事添麻烦。在单位,总有一些同事,大家平时一起,嘻嘻哈哈,或者打打闹闹地,开一些善意的玩笑。这都不过分,但是,同一个单位,总有共同的终点,单位嘛,就是一个“殊途同归”的地方。所以,当一起去单位上班的时候,偶尔坐坐同事的车,那也无妨,但是,如果天天搭同事的便车,如果不是很要好的情分,还是不要给同事添麻烦的了。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天天在“行”方面打扰别人,其实,就是再给同事添麻烦啊。这一点,值得注意。

添麻烦就是利用他人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样的事例子很多:周末将自己家的小狗拜托给邻居照顾,找个日子邀请朋友帮自己搬家等等都是如此。但是在社会关系中,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能够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麻烦”。因为在这些例子当中,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社会潜规则之上,那就是“你开口,我可以,而且我愿意”。请别人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帮助自己,而且别人也欣然同意。这样就实现了人际关系中的一次互动,加深了彼此联系,一来二去,礼尚往来就塑造了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

而生活中又有一些事例却恰好跟上面举的例子相反:一个同事托你帮忙定个你家乡的酒店,顺便搞张本地价的风景区门票;一个久未谋面的大学同学向你借两千块钱。这样一类的例子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麻烦。客观条件虽然允许受托人这样做,但是他在主观上并没有义务去这样做。即使对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骂他忘恩负义,举手之劳都不帮也无济于事,因为二位的关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受托之人拥有主动选择权。而面对这样不那么亲密的关系,最好就是给出实际的利益,先请吃个饭,回头帮弄张票或者直接给出实际利益,做到等价交换,两不相欠。

所以,归根到底,添不添麻烦还是得看两人的关系,如果关系近那叫礼尚往来,如果关系远别人又不愿意,那可真叫麻烦。

做人,要懂得:不要在“情”方面,给伴侣添麻烦。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夫妻两个人,有缘分走到一起,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好好珍惜。特别是在“情”方面,我们更要注意。夫妻两人,会经历爱情变亲情的过渡期,会经历七年之痒的情感乏味期,也会经历家庭矛盾的争吵期。在这些时期,是最容易发生情感变故的阶段,所以,叶华教她们在这样的时期,一定要懂得稳住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情感出轨,而受到《冲动的惩罚》,毁掉了一家人的幸福,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否则,因为情感的变化,不但会给伴侣的未来人生之路添麻烦了,而且,也是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实在是得不偿失。

叶华那些关门弟子们都会嘀咕,啥都不能给人添麻烦,那还能做人做事吗?其实,在生活中,有无数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帮助的,这四个方面,大家都很少会给对方添加麻烦。只是,万一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或者遇到某些秀惑的时候,要懂得先分析一下是否可行,这样,就能尽量减少给他人添加麻烦的了。而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的确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善良的高贵,值得所有人都拥有。

进大楼的时候正好撞上露丝校长,露丝校长看到叶华和万奇文在一起,似乎有一丝不满,但没有发作,只是问他最近怎么晚上那么忙,已经有好几次叫他去陪饭局都找接口没去。由于万奇文在,叶华没说得特别难听,只好说这一段在很多实验室确实有异常需要自己亲自出马,后面有空就找她多聊聊,作为最高的校董叶华批评露丝说话要注意分寸,那些项目最好是不折不扣地办了。露丝低头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确实没什么事,叶华估摸着能准时下班,就发微信问吴琦丽怎么样了,吴琦丽说第一天上班公司部门要宴请新报到员工要晚一点(其实是看在叶华直接安排的面上),让叶华别管她。叶华犹豫了下,又去问万奇文要不要一起去健身房,万奇文超级痛快地答应了,并表示她下班早,可以到学校来等他。

下班点到了,露丝风风火火跑过来,说她晚上有个饭局,是个大领导,她滴滴了半天没接,问叶老师能不能一起陪她,叶华一问是帝京来的,太敏感了,有点踌躇,他实在不想再出风头。露丝见他面路难色,皱了皱眉走了。

叶华想起那个石墨烯刀片电池的项目,回到校长办公室,告诉她,那个项目可以谈,但要引入关门弟子们那些投资,而且要占70%以上的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