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 初见张天师(3/4)

便睁开双目,从蒲团上缓缓起身,露出淡然笑容,迎向二人,大袖飘飘,恍如神仙。凤九霄慌忙上前行礼,道:“惊扰天师了。”张天师笑容可掬,道:“请少侠书屋一叙。”三人来到书屋分宾主落座。张天师道:“我天师府虽然以修真炼丹见长,于武学一道远不及武当各派精深,但吾自幼痴迷武道,”指了指屋内四周的书架,接着说道:“不敢说通晓天下武功,但自接二十岁掌天师开始江湖历练以来,六十年间接触过的奇人异事如恒何沙数,有靠吃灵丹瞬间提升功力的,有练邪门武功专吸人内力而功力暴涨的,唯独没有听闻过与人交手硬生生提升功力的,少侠似乎是受外力刺激,体内真气产生感应强行冲破关隘,由此功力大进,不知对否?”凤九霄一听“六十年间”四字,不禁骇然,道:“敢问天师,今年贵庚?”张天师微微一笑:“八十矣。”凤九霄没有回答天师却反问了天师的年龄,不禁悻悻道:“望天师恕小子无礼。天师真乃神人也,确如天师所料,八九不离十。”

张天师一抚长髯呵呵笑道:“猜对了外在表象,却还是猜不透内在机理,与我先祖的洞彻天地差赫尔远矣。白鹤,刚才领凤少侠在府里转了吗?一会到处看看,然后去私院尝一尝我天师府的道家秘酿,中午我陪小友喝上一杯。”张天师自打见到凤九霄第一眼就特别亲切,有似曾相识之感。六十年的悠悠岁月,在历史长河当中如沧海一粟,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六十年间经历的天下王朝更迭,江湖风云变幻,足够一个人看透红尘,阅尽沧桑。以张天师现在的无垢琉璃境,几近陆地神仙的神通层次,不应再会被世俗缠身。可惜佛家亦有云:我佛如来若非有情又何必普度人生?

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但不是无所为,而是道法自然顺势而为。

张天师虽然有号令天下道教各派的无上权威,但凡事都遵循本心,因此行事风格甚是平易近人。但是能引起天师兴趣的人实己不多,但这少年竟勾起了自己年轻时不少回忆。

凤九霄听从天师吩咐,与白鹤又转了转其他几处宅院,对天师府的历史和各代天师的事迹又增加了不少了解。

中午时分,道家秘酿果然口味清奇,天师府独具特色的太极宴更是让凤九霄赞不绝口,菜料不过是竹笋、豆角、蘑菇等素菜,却烹调出别样的风味,掌勺大师确实非同一般。白鹤道:“都是家常菜,虽难登大雅之堂,却是符合清心寡欲顺天无为之大道。”凤九霄道:“正是,此宴正如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些菜品本亦天成,只不过被人偶然发现了烹调的方法,但这终究是诗人或大厨的谦虚之辞,反过来说,只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否则天下苍生何此亿万人,为何只有这少数人才发现了那个天成。”白鹤道:“小友果然博闻强识。我们道家讲究除魔卫道,济世救人,以侠义为怀,但前提是要有读书破万卷的修行过程,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能力。我们龙虎山的道士虽说以符箓咒语见长,但降妖除魔仍须身强体壮才行,与茅山宗一样,武功修练也很重视。在你眼里看一个人或许一眼就看穿他的武功高低,但也仅此而已,但在我龙虎山一脉修真人的眼中,一个人的外在表象不仅是武功修为的高低,还有身上的正邪之气的浓郁强烈程度,这涉及我宗不传之秘,也只能与你点到为止了,还望理解。”

“道长言重了,小子岂敢多心。关于正邪之气,在下颇为好奇,难道好人身上也有邪气吗?”

“当然。每个人身上都有正邪两气,你身上也一样,只是目前正气压过邪气,你从表象上看是正气凛然,但你内心深处也有一个魔的存在。”

凤九霄心头一懔,“魔的存在。”

“你莫要紧张,人人皆如此,我亦如是。只要一心向善,抑制心魔,勤修玄门道法,扶危济困,救世济民,我等就能保持一腔正气,邪祟就不能侵蚀,坚定道心,最终成就大道。”

“受教了。”

张天师一直未语,此时说道:“我道家的无为其实才是大为。佛家讲究四大皆空,这其实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自我催眠,儒家讲忠孝仁义礼智信,无论哪一点都不符合佛家宗旨,历史上不少王朝都掀起过灭佛运动,而灭道行为却几乎没有。但是我道家经常说替天行道,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皇帝开明则天下大治,皇帝昏庸则天下大乱,无论是开明的皇帝还是昏庸的皇帝,都或多或少对佛家偏袒。因为佛家讲因果轮回,所以如果大家都信佛那么就不会有人再造反,而道家的替天行道却是皇帝背后高悬的利剑,一旦皇帝做事太离谱,道家宗派极有可能要替天行道。历代皇朝都要与我龙虎山搞好关系,无非就是要搏个名正言顺!何谓真龙天子,符合道统是也!”

几人正在闲聊,门外一道士进来禀报,“禀天师,崆峒山金光洞无尘道长求见。”

张天师道:“让他先到西厢书房稍等片刻,我一会就去。”

凤九霄道:“道长既有要事相忙,小子就不便叨扰,吃过饭我就告辞,正好也要赶路去京师。”

天师道:“我早已看出少侠身负重任,就不耽搁你的行程了,以后要常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