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三连霸(2/3)

从而帮助松本庆子打入共和国的音乐市场,占据一片天地。

然后他就可以把经典日本歌曲翻唱成中文歌,或是把经典中文歌曲翻唱成日文歌,以极为高产的方式,来吃中日两头的音乐市场。

从此不但金票大大滴,赚钱能赚到手麻的程度。

还等于把松本庆子塑造成中日文化交流使者,让她在中日两国都能获得名气和影响力。

既成就了松本庆子的演唱事业,又能赚大钱,这可有多么的好呢!

至于要说到具体的搞法,宁卫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既然是两国发行,那这张音乐专辑就得搞成双语歌曲,两盘磁带。

同一首歌,既有国语版,也有日语版的,这才像话。

就比如《夜来香》,同样的旋律,中文一个味道,日文的又是另一种味道。

大不了磁带分两个版本的好了,任君选择。

真正的歌迷,有不少都患有收集癖,肯定不少人会全买下的。

其次,为了搞搞噱头,博得媒体的关注,宁卫民还想到了绝妙的一招。

他想请如今当上国会议员的山口淑子再度出山,去录音棚也录上一曲,以李香兰的身份,为这部电影来亲自演唱电影的主题曲,为她个人的曲目中再添加一首经典金曲。

歌曲的质量当然很重要。

不过宁卫民对此可不为难,他早就选好了,也也和松本庆子定好了。

电影主题曲就用上辈子他听张学友唱过的《秋意浓》。

那首歌,说起来是原本历史中日本音乐人玉置浩二为了泽口靖子主演的电视剧《别了,李香兰》所创作主题曲,日文版原名是《请别走》。

无论是意境还是旋律,都是对李香兰人生际遇恰如其分的烘托和注解。

如今宁卫民既然在影视创作上已经抢了先,他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连这首歌都顺手牵羊给拿过来了。

从他的角度出发,那是相当有信心,只要电影别拍摄得太拉胯,太无聊了。

就凭这首歌切合主题,打动人心的唯美旋律,那是一定会受到两国歌迷的喜爱,完全可以在中日两国都传唱开的。

可熟料他计划得挺好,想得挺美。

这事儿一旦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却意外地在山口淑子那儿碰了壁。

倒不是人家不愿意啊,主要是岁数不饶人啊。

如今的山口淑子坦言自己已经不是当年李香兰了,早就没有当年那样的好嗓子了。

虽然她个人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对这首歌曲赞不绝口,真心希望能够亲自演唱。

但试了一试,却感到力不从心,也是真的没有底气,能把这首歌演绎好了。

所以也只能带着遗憾,敬谢不敏了。

她反而一再请求宁卫民一定要挑选一个优秀的歌者来演唱这首歌,那样她才会减轻无法亲自演唱的遗憾。

这下子,宁卫民可就犯了难了,虽然山口淑子拒绝了,他满可以让松本庆子来唱这首歌。

可这样一来,最大的噱头也就没了。

而且这首歌抒情部份难度不小,松本庆子的嗓子又偏硬一些。

她可没有这么理想的柔性表现力,多半会让这首歌失色不少。

尤其看山口淑子的意思,委婉地表示让他寻找合适的歌者,大概也有看不上庆子的音色,不情愿让她随便来唱这首歌的意思。

那又该找谁来唱呢?

符合他需要的歌者,首先必须得嗓子好,其次还得中文、日文都精通,同时名头在中日都够响亮才行。

否则就没有办法表达出这首歌的魅力,也没办法吸引媒体的关注,达成软广告的效果。

何况就是有了合适

的人选,那也得人家有这个时间安排,愿意来为他演唱才行。

总之,就因为山口淑子这儿出了问题,这事儿一下变得难以掌握,充满变数了。

宁卫民一时之间有点发懵,感到好像很难再找到一位像山口淑子这么合适的人选了。

不过也恰恰就在他挖心掏肺,冥思苦想,感到为难的时候,媒体上的一则消息,让他的忧愁烦恼彻底消散,意识到自己还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最合适的人选其实一直就在他的身边,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敢情就在12月11日这天,日本音乐界的一个相当重要奖项——日本有线放送大赏获奖名单出炉。

正在日本发展事业的邓丽君凭借一首《时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也就是《我只在乎你》的日文版本,在本年度获得日本有线大赏的「大赏「、「最佳歌曲赏「、「有线音乐赏「,成为这个奖项的最大赢家。

这还不算,吸引众多日本媒体瞩目,纷纷报道的一个惊人事实是,邓丽君居然已经连续三年获得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的「最优秀赏「了。

如果算上1984年,她以《偿还》获得日本有线大赏的「大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