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局面(2/3)

ems;但话说回来了,这就不是钱的事儿,而是社会观念的苦恼。

还别看社会上没着没落的待业青年那么多。

可一般人即便在家闲着,或者是去掏大粪、扫大街,都不愿意跟着他们干。

即使有些人觉得活儿轻省挣钱还多,自己动心想来,可他们家里的爹妈还不干呢。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铁饭碗的向往和敬仰,也因为这年头干个体的人大多身上有“褶”,多数“进去”过,几乎可以和劳改犯划等号。

社会上普遍认为,这个特殊群体的成员,都是因为受过处罚才找不到固定工作的。

那若不是走投无路,犯过错误的人,绝不会这么朝不保夕的混饭吃。

谁要与他们为伍,肯定极其的没前途,绝对混不出个好来。

然而反过来,烟酒店这边选人的条件也不低呢。

毕竟前面得维持的场面,后院还得充当库房,把大批量的烟酒存放在这儿呢。

招来的人是否值得信赖,办事是否周到至关重要。

肯定不能随便凑合事,招个人就用啊。

所以脾气不好的不要,不三不四的不要,好逸恶劳的不要,偷奸耍滑的不要。

甚至就连不会说话,过于实在的都不能要。

因为别忘了,“张大勺”时不常的还得回来。

就那老爷子的葛脾气,也不是一般人能轻松应付的。

还有呢,备不住工商、税务、派出所、街道办,也会因公事来店里。

传达通知、下发要求什么的。

那必须得有点灵活性才能应付这些外场上的事儿啊。

所以说啊,两边的条件和要求都对不上趟,这事儿自然就让人发愁。

那么暂时就得靠刘炜敬和罗广亮轮流帮忙兼顾这么撑着,这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

一般都是白天罗广亮顶着,等到刘炜敬下了早班,再来接替他。

罗广亮这才能再奔秀水忙他自己那一摊。

张士慧每天晚上再跟媳妇一起收摊、算账、回家。

说实话,这么这么周而复始的干,累倒是不累。

可几个人的时间却因此不大够用了。

等于仨人全被根看不见的绳子给拴在这店里了。

心态自然就难以轻松,束缚感很强。

此外,在出货问题上,张士慧也遇到了困难。

像丙级烟和二锅头酒还好说,可没嘴的丁级烟、戊级烟却真是个烫手的山芋。

这些东西就跟城里老百姓饭桌上已经快绝迹的窝头差不多,已经很少有人消费了。

真不大好往外走货,可偏偏还就这些玩意货量最大。

为此,张士慧只能趁着刘炜敬休息的日子,专门和罗广亮拉着一车着赶到赵公口去。

想要遵循着宁卫民给指点的办法,在这里把这些烟低价倒手给私人的烟草贩子们,往城外面卖。

为什么要去赵公口呢?

因为此时的赵公口有个南城特别有名烟草发散市场,属于自发形成的,极不正规。

这里倒腾的香烟,很大一部分是跑长途的司机夹带的过来。

像京城大街上,那些私人烟摊上摆的全是外国字儿的外烟,几乎全是打这儿来的。

说白了,这儿吃香的是外烟,大家玩儿的全是水货。

那不用说啊,像张士慧和罗广亮弄来的这些东西,自然就显得跟破烂似的,没多少人感兴趣。

好不容易张士慧才找这个主儿,用低于批发价两成的价钱,亏本卖了五十箱。

可正当他和罗广亮揣着货款想离开的时候,居然又在市场外围遭遇劫道的了。

合着早就有几个人,在市场里盯上了他们。

看出他们是第一次来的生人,所以在外头专等他们出来,惦记着抢他们的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