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79章 宫廷艺术(2/3)

于是为此,在拜访了宫灯厂之后,没过几天,宁卫民和乔万林才会一起又来到了龙潭湖边上的京城料器厂。

应该说,由于已经联系过了好几家的工艺美术行业的工厂。

他们对于此行能在料器厂顺利达到目的,是挺有把握的。

不为别的,整个工艺美术行业的处境应该都差不多,京城料器厂大概也免不了被外贸欺负。

那当然就会热情相待,极其欢迎他们的到访。

唯一不稳定的因素,其实倒是宁卫民个人,总爱大撒巴掌,冲动消费的问题。

于是乔万林就提前给宁卫民打了预防针,再三嘱咐,要他千万千万别再胡来了。

即使真管不住自己,怎么也得先谈好正事才行。

可万万没想到世事无绝对啊,人家料器厂还真就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存在。

居然是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里混得风生水起,极为滋润的一个企业。

他们二人一到了人家厂里,当时就被上万平米的生产规模震住了。

而人家压根就不拿他们当回事,厂长和书记全没露面。

仅仅一个业务科科长接待的他们,而且对他们的需求相当为难,一看就是当成麻烦了。

于是原本稳拿把攥的计划,也就出了问题。

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敢情玻璃制品这种东西,不同于其他工艺美术制品。

因为用料纯粹,是一种非常便于和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的产品。

别看外贸照样也压料器厂的价儿,照样不讲理欺压。

可料器厂在民用商品上找到了突破口,比如生产发卡,头面珠花啊,实用灯具,钥匙扣什么的,大部分可以内销,压根就没指望外贸。

而且还在技改方面获得了较大的突破。

从1966 年开始,京城料器厂就开始在料器生产中试用模具。

1968 年研制成功煤气与模具的结合,从此使以手工制作的仿玉兽和仿玉人物能够进行半模具化生产,一般工人也能制作五六斤重的产品。

还能仿制出如碧玉、墨玉、白玉、青玉、翡翠、孔雀石、红玛瑙等各种天然玉石的颜色。

同时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也不断有所进步。

像把发卡的铜托改用铝制,从此轻便不生锈。

背上添了齿儿,使佩戴时不易脱落。

串珠的皮线改用机制南皮线,降低了成本。

头面珠花、珠凤,有制珠、退珠、选珠、串工、攒工工序。

每支原成本两块八毛钱,降低到一块一毛钱。

目前甚至在研发能模仿琥珀颜色的有机玻璃……

总而言之,京城料器厂在走低端路线,生产实用商品的探索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已经把原本单纯吃手艺,工序复杂的生产模式抛弃了,转变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的工业工厂。

人家现在别说根本不指望外贸吃饭,就是他们产出的这些低端商品,要通过外贸卖出去,也能赚到钱呢。

正是为此,京城料器厂算是吃着工业化的甜头了。

心思全放在怎么提高产能和进一步降低成本上。

对于采用传统技法,费心费力制作大型的高档料器盆景,人家根本不感兴趣。

于是乎当宁卫民询问定做盆景的价格和时间,那个科长干脆就摇头拒绝了,直接说接不了。

理由是本来能做这种活儿的老师傅就不多,还得完成上面交代的政治任务和出口任务,所以只有抱歉了。

顶多了,可以带他们去厂里的小卖部看看,就像参观的外宾一样,赶上什么盆景才能买什么盆景。

至于库房,根本就没必要进。

因为库里压根就没有宁卫民所需要的那些传统题材高档商品的存货,都用来放流水线下来的商品了。

这样最终,宁卫民和乔万林也只能是在京城料器厂买了些少量的传统题材商品而已。

包括一个料器白菜,两三根的料器黄瓜和玉米,几个料器橘子,蟠桃和苹果。

还有八盆不过五十公分高的花卉盆景,这就是全部了。

要说漂亮是真漂亮,价格也不贵,总共也没花一千五。

可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更没想到的是,最后临别时,还因为一点小事,彼此闹得挺不愉快的。

其实什么都不为,只是因为乔万林突然想起了“葡萄常”,顺便问了一句。

结果这位业务科的科长一下就把脸耷拉了。

直接告诉他们,“葡萄常”就是民间手工艺,那是“耍货”,哄孩子的东西。

他们厂是真正的“宫料”,由过去的宫廷工艺发展而来,压根不是一回事。

而且特别郑重的声明,“葡萄常”从来就和他们京城料器厂没任何的关系。

要找“葡萄常”啊,他们只能去街道厂去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