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6章 命运交叉口(2/3)

丰富荧屏,今年5月份,国家电视台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首先尝试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

决赛的现场录像通过央视一套向全国直播,节目在全国引起轰动。

赛后,不但许多观众纷纷给文艺部写来表扬信、建议信,仅半个月就装了满满的十几麻袋。

而且各地也纷纷效仿举办。

京城市海淀区的歌手大奖赛,固然比国家电视台举办的大赛级别要低得多。

可好就好在,这是面向整个社会,非专业演出团体的普通人也可以参与的歌唱比赛。

而且相关规定也不像国家电视台那么死板。

虽然比赛选报项目照搬电视台的比赛,只有美声和民族唱法两种。

但很多参赛选手选择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来参与,组委会也不会拒之门外。

如当代很多青少年一样,深深痴迷于流行歌曲的张婍,就准备以70年代末流行于欧美的一首歌,歌星卡朋特兄妹的《什锦菜》来作为自己的表演曲目。

此时此刻,无论张婍自己,还是她早恋的男友,都不曾意识到她这次冲动下的报名,会对她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仍然是这一天的中午,位于天坛北神厨的坛宫宴会厅终于开业,举行了为数二百八十人的首次宴会。

宁卫民在其事业达成重要一环的同时,也作为历史旁观者,亲眼见证了一位棋圣成名前的风采。

敢情这次宴会是由日本公司出资举办的,每个人的宴请标准是一百八十元。

其目的是为了其公司赞助的“中日两国围棋大赛”举办一个短暂的新闻发布会,并款待促成和参与这场活动的相关人员。

日方代表除了公司在华人员之外,出席宴会的还有日本大使馆的官员,作为参赛一方的日本棋院代表,以及日方报纸驻华一些日本记者。

中方代表,除了包括聂卫平在内,即将赴日参赛迎战日方的八位棋手之外。

还有外交部的官员,体育局官员,新体育杂志社的人员,以及我们本土的各大报、电视台的记者。

可谓声势浩大,影响力惊人,堪称是极其隆重的一次文化交流盛会。

正是因此,宁卫民是严阵以待。

不但第一次采用了天坛公园暖棚里培育出的鲜花,采购了一批中日国旗用于现场布置,请了专业的民乐演奏家来现场助兴。

他还亲自规划菜单,准备礼品,坐镇现场。

并且足足调动了二十个厨师,六十五个服务人员,还有两个电工听杜阳的指派。

来自于特殊部门的保安主管更是因为他们肩负的使命,主动全员上阵。

所以坛宫的上上下下,尽管都是头一回应付这样隆重的场面,不免因为对宴会招待流程不熟悉,出现了一些手忙脚乱的小问题。

但宁卫民的一番心血和苦心筹划不会白费。

由于北神厨建筑装饰的艺术性、肃穆感俱全,人员配备又充足,且还有在步话机的加持作用。

终究瑕不掩瑜,办得圆圆满满。

哪怕是为符合日本喜好,安排的夏日花果菜、即墨老酒,和菊花摆设这样的细节,也深获日方人员的欢心与赞誉。

多数日本人,更为宴会结束后,还有精美的宫廷糕点礼盒和糖果礼盒可拿,高兴非常。

尤其公司为首的几位日方代表,因为对“清汤茉莉”和“桃花泛”这两道菜,大为折服。

宴会现场还公然表示,说坛宫饭庄是他们所知最好的华国料理,希望尽可能把坛宫饭庄开到日本去才好。

毫无疑问,承办这样的宴会,既相当于一次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对坛宫的北神厨宴会厅也起到一个相当令人惊喜的提升层次的宣传作用。

宁卫民就不失时机的,拿着相机拍了许多现场照片。

尤其是不得不说,这次宴会环节里居然还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一幕,那就是聂卫平的现场发言。

要知道,日方代表对这次赛事的态度,客气只是表面上的,他们真正藏着的,是居高临下的高傲。

因为如今日本棋手的围棋水平可是公认的世界一流。

像这场赛事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日本《围棋俱乐部》月刊就在东京街头对假设成立的比赛结果进行了一项民意测试。

包括许多外国人在内,猜共和国棋手能赢的,一万多人里面只有三个。

后来再一细究,这三个说共和国赢的,还都是来自共和国留学生。

甚至日本棋手都普遍认为,共和国的棋手水平有限,实在不够瞧的。

几乎每个人都不过是为钱屈尊而战,心里有着必然获胜的把握。

就这么个实际的状况。

如此一来,由于这次中日两国用围棋交战的比赛形式酷似与武术打擂的那个形式,比较特殊,不免让我方存有诸多的顾虑,为到底应不应该接受挑战而犹豫不决。

不为别的,这种擂台赛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