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六章 决堤(3/4)

么增大发行量,严重多了。

于是全线崩溃开始了,根本救无可救。

哪怕还有些人的幻想不会一下子破灭。

哪怕忽起忽落的邮票价格见得多了,长期泡在邮市上的人们,还在期盼一个更大的升浪。

哪怕那些高位套牢的人还在怀着赚一点点就走的侥幸心理耐心等待。

哪怕有些手持货币的人,也犹犹豫豫想再捡一次便宜货,还是有不少人不愿意离开这闹哄哄的邮市。

可问题是树大中空啊,此时的市场无论资金和情绪,都严重背离了牛市的存续条件。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意外,还是偶然,既然已经在熊猫小型张上发生价格决堤,极端凝聚风险的找到了释放点,熊市就不可避免。

谁要再跟市场逆着来,充大个儿的,那他的脑袋就不是脑袋,而是屁股了。

纵然是齐天大圣,但连托着他的云彩都没有了,也得从天上重重地掉下来。

实际上,仅存的资金量和谨慎情绪,面对骤然出现的大量变现要求,很快就跟不上了,甚至几乎无从抵抗。

于是一场堪称天崩地裂的暴跌接种而来,虚假繁荣的行情,就如同一张窗户纸一样,应声而破。

这些失去理智,堪称“不见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淘金者,很快也被吓散,作鸟兽散。

1985年的5月25日之后,邮市行情斗转之下。

持续性的资金踩踏宛如雪崩一样,极为惨烈。

随后的一个月里,熊猫率先一路狂跌。

两块八不是终结,只是开始。

两块五、两块二、两块、一块八、一块七、一块六……

直至跌倒一块五,才暂做止步。

整体上,除了早期发行的珍品邮票还算抗跌,仅下去百分之三十。

大多数品种两三天之内便遭遇腰斩,甚至更多。

如“梅花”、“牡丹亭”,分别从八块和七块五的高价,跌至两块八和二块五。

低档编年版票、低档小型张和邮资封片更惨,普遍下跌百分之六十至七十。…

就连风光一时的猴票和鸡票、狗票,也从单张六百元、二百元和一百六,跌倒了单张四百、一一百二、九十。

另外,像整版猪,整版鼠,更是冲得高,跌得勐,一下子就打了两三折。

猪票跌到了七百一版,鼠票跌倒了三十五一版。

这种跌法如水银泻地,一发而不可收拾。

其声势如同前期涨起来的时候一样,也是没有人曾领教过的。

而这直接导致入市人流骤减,成交量急剧萎缩。

于是追涨杀跌下,邮市迅速没落,几乎骤然间,就从熙熙攘攘很快就变成了买者寥寥。

到1985年6月中旬时,邮市上多数品种已经有价无市,见不到成交。

尤其是熊猫这个引领下跌的“罪魁祸首”,连个问价的都没有。

说起来这才是熊猫不继续下跌的真正原因。

不是没有下降动力了,而是因为臭大街了,交易量变成了零,连买的人都没有了。

那么可想而知,选错了品种,把全部资金都用于炒作熊猫的哈德门、大帅和王姐有多凄凉。

三个人将近一百万的资金灰飞烟灭啊,这叫一嘎嘣脆,连个缓儿都没有。

他们全都想不通。

原本的大好形势,怎么一夜之间没了?

原本特别好卖的邮票,怎么突然之间没人要了?

价格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说一落千丈那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甚至就连能卖出去都算奢望,他们手里的邮票就像挂在死树上面的桃子,放在家里只等着落灰。

总之,也就比废纸稍好。

不过,真要说起来,还得亏是第二天就开始下跌的。

他们收货速度还没那么快,多少留了点钱没花出去。

再加上长了记性,一看大事不妙夺路而逃,只狂甩不接货了。

这样算下来,每个人手里还有十几万。

虽说基本上算是被打回原形了吧,这一年多,白做了一场发财的黄粱美梦。

但终究还能吃得起饭,而且手里积压的大批熊猫,怎么说也是个指望。

可气归可气,但毕竟有朝一日如果再涨起来了,他们的钱也就能回来不少了。

当然,失败就要总结经验。

而他们总结来总结去,唯一总结出来的,就是后悔没跟着殷悦一起行动。

“喂,你们说,咱们要是像银花一样,只炒生肖票,不碰别的,是不是就好了?现在正好低价接货啊。我现在可真是后悔莫及啊!挣了鼠票的钱,干嘛还要炒熊猫呢?”

“哎,哈德门,你少说那没用的,操,行情的转变谁也没法预料。我看那丫头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再说了,谁知道她接没接货啊?弄不好是暴跌之前她就接了,现在也亏惨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