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74章 广场协定(3/4)

的心理暗示。

于是迫于淫威,碍于生存的依附关系,日本和西德连个屁也不敢放,就老老实实低头签了协议。

而这就是日本以后从泡沫到衰退一系列问题的重要导火索。

说起来,这还是历史上第一次,那么多国家大家一起坐下来,明目张胆的要动用国家力量来干预“汇率市场”。

消息一经媒体公布,等到各国联合操控汇率的戏码开始正式上演,对于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和动荡,简直如海啸一般。

当然,由于时差关系和日本碰巧赶上秋分放假的关系,各国市场进行干预的时间也不一样。

9月23日,首先是西德财政部长,在法兰克福下令德意志联邦银行进行汇率市场干预。

随后开市的巴黎和伦敦市场,也在各国财长的命令下,联手干预汇率。

在各国央行的强大干预下,各国主要货币对于美元纷纷上涨。

而日元和马克对美元汇率,更是领跑的白马,一天之内就大涨百分之五。

到了下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才真正加入战斗,投入两亿五千万美元,进一步抬高日元汇率。

将一美元兑换二百三十五日元,提高到一美元只能兑换二百二十五日元了。

直到这时,市场上才真的反应过来。

美元要跌!

美元真的要跌!

五国干预有效,全都在拿真金白银往汇市里砸啊!

于是大批的机构投资者,交易商们,开始疯狂抛售美元,从美元资产中悄悄撤离。

等到效果在隔天,终于传导到日本,更是加倍放大。

不但进一步加速了日元升值,外资更是疯狂流入日本的股市和债券市场,争抢日元资产。

9月24日,就在日本政府结束了秋分假日,如约开始抛售美元,继续支持日元攀升,把马克也甩在身后的同时。

本就处于上升通道的日本股市一开盘,就立竿见影开始了井喷似的上涨。

而且最大的影响,就集中反映在了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上。

金融行业里,证券公司涨幅在前,保险业次之,银行业最末。

整体金融板块,平均涨幅高达百分之十一。

房地产表现更佳,整个板块当天的平均涨幅居然高达百分之十五,成了所有版块里最璀璨的明珠。

日本最大的房屋建造商大和房屋株式会社,一天内上涨百分之五。

最大的地产公司三菱地所上涨百分之六。

最大的房屋中介公司三井不动产上涨百分之三。

这让上一周才刚刚在野村证券开户,并且拜托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完成了全部股票建仓的宁卫民大叫侥幸。

因为这小子不但成功赶在最后一刻布局完成,而且他炒日股的办法,也是按照股的经验来的。

押注证券地产是不用犹豫的,但宁卫民还知道,盘子越小涨起来就越轻松啊,价格越低的股票越容易吸引散户追捧啊。

并且因为不熟悉日本的股票,宁卫民采取的是,分散投资的方式,没有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

他买入的是三家中小型证券公司的股票,七家中小型房地产公司的股票。

结果他发现这种方式果然在日本也适用,而且还有个误打误撞的特别福利。

就是因为他后来发现日本的股票交易的涨跌停板很特殊。

不是像共和国百分之十一刀切,而是按不同股价区间设定了不同额度的停板幅度。

原则上价格越低,体量越小的股票限制越少。

比如100円以内的股票,涨跌停幅度是30円。

101到200円的股票,涨跌停幅度是50円……

以此类推,停板是分段式的。

所以他买到手的股票,没有大盘股,股性极其灵活。

无一例外,都是每日可以百分之几十变动的股票,那涨上去真是嗖嗖的快啊。

9月24日当天,眼睁睁瞅着自己的股票平均升值百分之十八,大赚九千万円。

下午三点收盘的时候,他走出野村证券交易所,都快乐出屁来了。

咱是有大木盆的人啊!

可赶上这拨了!

一天就赚了东京两套房,挣了二百万人民币!

这笔钱就是在日本东京,也称得上一笔巨款!

何况要照着这速度下去,也就再来一天,他就能把开餐厅的钱挣回来了。

谁能说这不是投资奇迹!

而这种久违的快感,多巴胺分泌的乐趣,也就是他上辈子2008年,那波能用融资融券加杠杆的股牛市上,他买了券商股才体会过。

可那个时候,国内也不过单日就百分之十的涨幅,他的资金又有限,一天也就挣了百八十万的。

何况当时的他心里可没底啊,慌啊!

买到手的股票根本不敢在手里长期拿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