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64章 以邻为壑(2/2)

是再不走,恐怕就要沉迷成都不能自拔了。

随后,刘预又是亲自嘱咐了一番。

一直到打发走了使者,刘预忽然发现外面的天色竟然已经是要变黑了。

恰在此时,公孙盛又是在外面求见。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分说一二。”公孙盛问道。

二人关系素来亲近,如今又是没有外人在场,刘预就完全放松了下来。

“朕已经猜到你要问什么了。”

公孙盛稍微一愣,也是无奈的一笑。

“你肯定要问朕,为何不急着进攻江东,是不是?”刘预笑着说道。

“是啊,臣的确就是这个疑惑。”

“那我问你,江东的户口人丁多少,你知道大概吗?”刘预问道。

这个问题,倒是把公孙盛给难住了。

人口普查,那都是国家大事。

特别是别国的人丁数量,一般外人怎么可能知道呢?

“臣记得,当初晋灭东吴的时候,获得了吴国五十万户,差不多三百万人吧。”公孙盛只能说出一个之前的数字。

“不错,当初的孙吴户籍人数就是这么多,现在江东晋室收纳了不少流民,慢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四百万。”

刘预开始掰着手指头给公孙盛解释。

“可是你知道吗,如今边塞各地的夷狄各部差不多也有这个数量。”

刘预缓缓的说道。

自从汉末三国大乱战之后,魏晋两朝就是各种内迁胡人来中原开垦耕种,把他们都是收归朝廷的税赋开源之道。

哪怕经过刘预《徙戎令》的影响,还是有许多胡人继续居住在边境附近。

知道历史的刘预明白,江东晋室的实力太单薄。

如今自己已经拿下了中原大部和益州,对付一个江东晋室并不需要太多的风险。

只要做好粮草钱帛的征收,应该也是不成问题。

“陛下是想要先对付边境上的各部夷狄?”公孙盛问道。

“不错。”刘预点点头。

“这些夷狄各部,都是不缺乏敢战好斗之人,若是没有什么顾忌,都是些杀人放火的强盗。”

“所以,在朕没有个草原各部找到更好的出路之前,并不急着对付江东晋室。”

听到刘预的话后,公孙盛立刻就是恍然大悟。

依照刘预的想法,他要开辟出来最少三条道路,以方便倾泻来自草原上的压力。

未来的两百多年,都是一个历史性寒冷期的到来。

相对于中原来说,草原上的生活受到的影响更多。

大批的游牧部落,一旦遭到天灾,就会变得生存都是问题。

这些生活无着落的人家,都会立刻变成无所顾忌的强盗。

那中原王朝边境的战乱,自然也不方便平息。

就算平息,也是要花费海量的物资和钱粮了。

“陛下曾经说西边万里,都是些富庶的土地,难道真的要以此来吸引他们去吗?”

公孙盛立刻想到了之前的另外一件事情。

他知道,刘预对于再一次君临西域有着异乎寻常的历史热情。

“不错,这就是真的。”刘预非常肯定说道。

“朕不仅要再一次君临西域,还要要慢慢经略辽州平州,彻底铲除白山黑间的那些肃慎之民。”

刘预的野心可是非常大的,绝对不仅仅是西域一个地方。

“而且,海东的倭国,也都是在朕的计划中。”

“如此多的出路若是准备好了,对付草原各部再一分化出来,的确很容易就解决北境的边患。”

这样一番神论,刘预说的时候是自豪的不行不要的,而公孙盛也是连连颔首。

其实,刘预的这一个方法,无非就是贤人们曾经说过的‘以邻为壑’。

马上要发大洪水,刘预想到的不是修筑堤坝,解决洪水,反而是想尽办法把东亚草原上的游牧民往四面八方引导。

反正刘预觉得,在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些游牧部落之前,能尽可能的把他们都给引诱到别的地方,那就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江东的晋室,不过是一群冢中枯骨罢了。

且不说一个橡皮图章的皇帝司马睿,就算是权势滔天的大将军王敦,也不过是没有几年生命可以挥霍了。

“陛下,若真的采用此法,到是真的不急攻略江东了。”公孙盛点点头说道。

“不过,这件事情,那是我朝未来十年的国之大计,先生一定要尽可能的保密。”刘预说道。

“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保守秘密。”公孙盛拍着胸脯表示。

毕竟,刘预还要想办法对江东实施一些威胁,若是被他们知道最近几年没有危险,不一定会不会节外生枝。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