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45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3/3)

文涣都封王了!

当初,说我儿年幼,难以当国,我也就忍了,如今我儿已长,还不能正位,是何道理?”

“你总说时间在我,然这五六年过去了,官家一无表示,反是赵氏母子恩宠益重。

嫡长子,官家有将文澎视为嫡子吗?”

“皇后!”听慕容皇后抱怨,慕容德丰有些急了,语气甚至有几分严厉,大声道:“万不可埋怨陛下啊!”

注意到慕容德丰严肃的表情,皇后也知自己失言了,雍容间闪过一抹尴尬,回身坐下,深吸一口气,情绪怏怏地说道:“日新,你说官家究竟是如何想的?先帝当年册封官家之时,官家年仅八岁,名分早定,因而三十余年,纵龙虎兄弟,也难与之相争。

而今,我儿已十又有二,若再不定名分,岂不让勋贵观望,朝臣猜疑,也会给赵氏以妄想。

长此以往,国本不定,且不说我母子二人如何如何,就是于大汉江山社稷,又有何益处?”

难得见皇后如此冷静地分析夺嫡之事,慕容德丰听了,想了想,也尽量平和地说道:“时移世易,如今情势不同了。对于太子继嗣之事,陛下自有考量,如今,只怕仍在观察。但是,臣老生常谈,依旧认为,只要皇后与三皇子不犯错,陛下就不可能弃嫡立庶。

嫡长制继承,那是世祖与公卿约定而成的,也是陛下最终顺利继位之大义所在,背制立储,那是取乱之道,陛下不可能不明白。”

“话虽如此,然正因如此,我才不安!”慕容皇后表情凝重地说道:“君心难测啊!以官家如今的权势与威望,若他执意立长,朝廷的勋贵大臣,何人能阻,你能吗?”

慕容皇后这个问题,还真把慕容德丰给问住了,拧眉沉思几许,拱手道:“臣恳请皇后娘娘,保持耐心,平常应对”

————

慕容德丰的劝说,皇后显然也没听进去,就在雍熙六年九月秋,一批三馆文臣、御史及部司官员争相上表,以国本不固,请求皇帝册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于是,时隔五年多,太子储君的问题,再次摆在了刘旸面前。不过这一次,刘旸处置得干脆多了,没有放任两方斗争,影响朝局,破坏大汉好不容易才恢复的和谐稳定的局面

所有上奏的官员,尽皆降职免官,更为重要的则是,慕容皇后也被刘旸寻个由头口谕训斥了一番,并且从雍熙六年秋开始,几乎不踏足坤明殿,如非正式场合,帝后二人甚至见不着面。

当然了,赵妃也是同样的待遇。两个女人,平日里也是不敢忤逆刘旸的,然一涉及爱子,涉及太子之位,那是什么顾忌都抛开,也让刘旸颇为伤神。

六年秋的“储君之争”,在刘旸干脆果断的处置下,算是被压制下去了,然而,就是刘旸自己也清楚,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压力与矛盾也会越来越重,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拥戴从龙之功,在任何时代,都是头一等的,总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去争取,只要一息尚存,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而这一次,刘旸也认真地思考起储君的问题来,一方面是迫于暗流涌动的夺嫡形势,另一方面,也因为刘旸自己也不年轻了。

雍熙六年的皇帝刘旸,已经49岁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