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1章会议结束,改革代表,奉劝黄援朝(2/3)


这人不想出名都不行,媒体可是紧抓不放,有那么一瞬间报纸上都在报道这事。

除了这人,这个期间给骆涛影响最深的还是马盛利和王均。

四月初,搞了一个“中国优秀企业家”颁奖,这都属于是内部奖,这事跟骆涛可没有什么关系。

全国范围内一共选出了二十人,也不知道怎么的一向低调办事的王均,突然会参加这个出风头的颁奖活动。

这完全不符合他平日里的作风。

再者他怎么也是最高干家庭出身,参加这样的活动,未免太跌份了。

看看另外几家,人家就稳坐钓鱼台,不动声响。

这事出反常必有妖。

经过多方打听,骆涛才搞明白,原来这个颁奖的活动就是这家伙提出来的。

骆涛听后大笑不止,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王均经商不成,改策划了。

但他的真实目的,骆涛还是没揣摩透,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家伙必有所图。

他家老爷子的又上了一个台阶,他怎么也的借着这波东风前进。

不然,以后可等不到这样的好机会了。

骆涛也知道审时度势,立马让人停止了明面上对中华电器的打压,开始苟起来,全面扶持国内其他家电企业。

准备给中华电器培养一大批对手,免得它以后会产生寂寞。

至于马盛利,骆涛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

不过,现在的他以外人的角度来说,只能用打肿脸充胖子来形容。

但以知情人的角度说,他现在就是骑虎难下,已经到了一条道必须走到黑的那样。

毕竟之前媒体把他捧的太高,俨然成为了工厂活神仙,“一包就灵”。

过往两年间“包”的他迷失了方向,但工厂职工却被“包”的找到新希望。

在大会结束后骆涛还见了他一面,时隔一年多再见到他,骆涛恍惚间有种错觉,当年那个“一包就灵”的马盛利不见了。

现在的他更像一具木偶,看着神威依旧,实则内在已经没有一点精气神。

两人只是匆匆互相问候了几句,他没主动说他现在的现状,骆涛也没有去问。

这时候他公司的弊端已经出现,如果及时快刀斩乱麻,把一些经营难度大的造纸厂抛了,马盛利造纸集团的寿命绝对远超原历史。

这样的做法,对一般人来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可以立马拍板决定。

但对于马盛利这个一生都要强且又倔犟的人来说,这是个难题。

事实上马盛利造纸厂的失败原因,有内因还有外因。

内因不必多说了就出在马盛利自己身上,太过盲目自大,头脑发热,犯了个人英雄主义。

外因就是八十年代的体制制度。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这个人,人缘不好。

这一点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企业家的通病,这些人中没几个人能把内外关系处理好。

比如这次的企业家评选当选的人物,没几人安全着陆。

下的下,走的走,逃的逃,有些人现在都还是下落不明。

要是这样看,便清晰的知道这年月的奖可不好领啊。

虽然他们中的人大多被人遗忘,但改革历史的路上,终究有他们的名字。

全国至今唯一一位个人得了两次五一劳动奖章的人就是马盛利。

在这个张扬个性,凸显锐意进取的年代,马盛利是改革开放路上的先行者。

“打破铁饭碗、打破铁工资”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承包国字号”92年之后可是蔚然成风,后世有多少为人所知的企业,不是从学习这一招,开始走上的致富路。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是做前人没有做过、不知怎么做的事;而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也是做前人没有做过、不知怎么做的事。”

人去楼空,江湖事事休。

落下个虽败犹荣。

大会开完,南方的琼省也正式成立。

那边的炮药味刚散,在京的骆涛感受到了那份喜悦。

“涛子,你知道吗?昨儿个琼省刚成立,今儿的房价就又开始上涨。

我跟你说现在可是大好时机,趁机捞一把,你还等什么呢?”

不难听的出来黄援朝内心深处的激动。

骆涛对他所说的大饼,还是先前的态度,没兴趣。

还不忘警告他,“你小子记住了,盛极必衰。”

“咳,这话你都说了不下几十遍,我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记得呢,放心忘不了,一旦发现苗头不对,立马就撤。”

骆涛听语气就知道这家伙的尾巴翘了。

也不跟他多说,因为现在跟他说再多都于事无补,他必然听不进去。

“你把电话给刘浪,我跟他说几句话。”

黄援朝撇撇嘴,拿着电话,对一旁的刘浪说:“给,骆爷找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