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63章 良性循环(2/3)


“哦……”陆怀安想了想,若有所思:“这个可能是我们旗下的建筑公司接的,但我只负责把方向,哈哈,并不能个个项目都细细过问。”

总而言之,就是推脱,不知道。

也有人真正问到了点子上:“请问他们的分析报告准确吗?比如安坪市的用电规划,足以支持安坪市成为超大型城市?”

“哦,这个应该不是。”陆怀安摇摇头,神色诚恳:“安坪市在内陆,其实位置是有些受限的,之前好些年,一直是处于被虹吸人才的尴尬境地……所以我想,本身从地理位置来说,它就不具备成为超大型城市的优势。”

但是,仍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回过头来,好些一思量,发现了重点。

那就是——从头到尾,陆怀安没否认过,当前安坪市的用电是游刃有余的。

而接下来的各类事件发展,也很快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比如说,因为房地产和电力需求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涌入了安坪市。

可是伴随着别的城市陆续爆发的缺电危机,安坪市却始终不动如山。

甚至连那些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市,都开始出现不断拉闸限电的尴尬了。

安坪市却始终运转正常。

好些人都在猜测,安坪市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

他们这么多电,真的全是靠的水电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没有人给他们解答。

这般的电荒,既因为全国的用电负荷和用电量都在节节攀升,也有煤电扯皮的因素在里面。

为了应对危机,好些城市都开始琢磨起了新办法。

甚至,想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奇办法。

比如说,错峰用电、避峰用电、拉闸限电等计划。

甚至还开始对高耗能企业限制用电或者实行部分停电。

有些腰包里稍微鼓一点的省份呢,就开始先一步做规划:不行就从国外进口煤炭。

还有些城市则开始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对不少企业也实行“开二停一”、“开五停二”甚至“开三停电”的用电规划。

与此同时,电煤、烟煤、无烟煤都开始上涨。

好些企业心里很恼火。

毕竟一套设备可贵,时开时不开,对机器的损伤是很大的。

“我厂里这套设备是进口的,每次开机前必须先进行一系列的保养,花费很高,之前基本是一年停两次机,这个我也扛得住,结果现在你让我一星期停两次?”

“谁不是呢?你那是一星期停两次还好哦,我这边一星期让我停三次,哈哈,还搞个屁。”

“没办法,这边基本是岔开用电,不然谁都搞不成。”

“都理解理解吧,都不容易。”

有理解的,也有不理解的。

反正闹得不可开交,但是再怎么吵闹不休也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电就这么多,现在确实就是因为用电的企业工厂太多了,才导致的电荒。

简而言之,背不动。

哪怕现在决定搞水电工程,那也得过好些年才能用上。

不过这些事情,都跟安坪市没有关系。

他们只是更努力地给各企业工厂提供便利。

有些临时搬迁过来的工厂,手头的订单非常急,根本没有时间再去慢慢拿地建厂房了。

安坪市直接提供现成的厂房,现成的办公室,甚至有需要的话,这边还有现成的办公桌椅和各类器具。

总之,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一时之间,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企业和工厂入驻。

毕竟也不是谁都扛得住这般停工的,订单流失的背后,代表着的是一个个的客户流失。

这损失可就大了,累积起来直接能熬死不少老板。

于是,安坪这一次,真正是闷声发大财。

在此之前,南坪另外两大园区其实是有些空荡的。

毕竟以前大家都有些嫌弃它们不如新安园区基建好,企业多。

可现在,它们成了香饽饽。

好多工厂企业争先恐后地入驻。

他们能带来企业能带来设备,甚至能把大批的管理人才都带过来,却没办法把工人全给带过来。

于是,南坪突然就爆发出了一阵招工热潮。

新安中介简直是天天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安坪市周边的居民,也全都被吸引了过来。

同时,也因为这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