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9章 双轨制(2/3)



新厂长甚至还在琢磨新的出路,听说现在外头最好卖的是旗袍,还琢磨着要进些绸缎什么的新面料,也做做旗袍。

可是有人给他拿了一件样品过来后,他就放弃了。

拿的是沈如芸她们店里的一件普通旗袍,非常精致。

且不说这面料,光是这踩线,就做到了平稳且直,不勾丝不结球,盘扣都是用衣裳同色丝线做成的,裁剪也格外有特色。

车间主任是直接说的:“别的不说,光这踩线,我们就做不到。”

除非,换一批机器。

这问题就又绕回来了:如果现在淮扬还有钱进新机器,又怎么会没有订单?

他们没有客户的情况下,想跟别人抢地盘,基本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要是早几年,可能还能行。”

陆怀安嗯了一声,叹了口气:“现在,难。”

但上天仿佛都站在淮扬这边一般,这一年,是1985年。

国家取消了计划外价格不得高于计划内价格20%的限制,生产资料“双轨制”价格政策正式实施。

一轨是定向计划,国家规定的价格,不得随意调整。

一轨则是超计划生产部分和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实行市场价格。

淮扬新厂长仔细研究过后,开始疯狂写报告,打申请。

他们这两年,基本断开了和其他小厂子的合作往来,原材料都只从国家定向计划内的厂家购买。

这一次打申请,淮扬把原料要求提高了数十倍,然后价格却压得极低。

为了拯救淮扬,孙德成捏着鼻子同意了。

这个价格对纺织厂来说,其实挺不合理的,毕竟利润微薄。

他们随便出一批货,都比这个赚得多。

可是没办法,上边都同意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出货。

布料一批批送进淮扬,堆得他们仓库都满满当当的了。

淮扬的工人们还挺高兴的,觉得看来是峰回路转,他们要迎接全新的生活了。

谁想得到,淮扬新厂长在划出自己计划生产内的这一部分布料后,直接找了买家过来,要把剩下的这批布料出掉。

这是什么操作?

就连陆怀安都震惊了,颇为无语:“这,人才啊!”

一进一出,进的是上边对淮扬特定的低价,扶持价,出的是比原价翻了一倍的价格。

“但是哪怕是这个价格……”龚皓都颇为心动,沉吟着:“也还是有得赚的。”

“谁说不是呢。”只是这个,陆怀安到底还是忍住了:“但这批布料,我们不要。”

虽然有点可惜,但龚皓还是答应了。

只是,他们不要,有的是人要。

买家很快就找到了,整批布料,怎么样进的淮扬,就怎么样出了淮扬。

他们没损耗一点人力物力,转个手,赚了一大笔钱。

淮扬新厂长见这个事这么顺利,心里挺高兴的,写了几个报告上去。

当然,报告上头,就不会这么写了,只说经过大家的努力,做出了多少衣服,赶工期制作完成后,分批次销售了出去云云……

孙德成看了报告,也终于松了口气,心里一高兴,把淮扬其他的申请也签了字。

于是,淮扬又进了一批新缝纫机。

进了以后,撤换掉实在烂的不行的,其他能将就的将就,然后转手又卖掉新机子,其他机子的钱又回来了。

来个两三回,厂里的机器直接全都换了一个遍!

关键是,淮扬基本没出什么钱,他们还赚了不少呢!

这样一来,新厂长腰杆子都挺直了,所有人都对他佩服不已。

“妙啊!”

“这个实在太厉害了啊!”

“真是不错,新厂长真的好厉害!”

什么布料,什么旗袍,压根就不需要。

工人们继续钉扣子,踩拉链,只要把计划生产内的东西完成了就行。

可公司报表上多好看啊!全是盈利!

工人们更是高兴极了,啥事不用干,躺着都挣钱。

关键是,很稳定!工厂哗哗进钱,但其他事项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操作实在是,太厉害了。

连陆怀安都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感慨:“能把一个政策解读到这个地步的,当真不是普通人。”

“是啊。”

这大概,就是国营企业的好处吧,他们羡慕不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