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章 余浪的导戏风格(2/3)

天,然后,还问你听明白了吗?

要是没有明白也没关系,他过一会儿,就能换个角度再帮你分析一遍。

按他这样讲戏,有的时侯,一句台词都能跟你讲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

大家都是同龄人,谁愿意这样被唠叨大半个小时啊。

虽然,他这种办法,效果也不赖。

基本上,大家只要听了他讲完戏后,都能很快就把握住他的思路,并在镜头中呈现出来。

但大家都表示,有些接受不能。

不过,也许是大家都不想被他叫过去讲戏,大家的精力都格外集中。

拍戏的时侯,大家也会开始主动去思考这些角色。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的戏,拍摄得居然越来越顺。

有很多时侯,大家都以为要反复重拍的镜头,居然都一遍就过了。

……

相比于这部剧的演员,剧组的工作人员,对余浪的感触更深。

特别是韩永这位执行导演。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牌导演,他的思路,也许确实是有些僵化,但他的眼光,还是有一些的。

他很快就发现,余浪拍戏,跟其他导演的不同之处。

其他导演,一般都是想办法激发演员的潜力,让演员结合剧本去自我发挥,然后把这些角色演绎出来。

而余浪不同,他是把剧本的框架直接给定死了,然后再让演员在框架中发挥,直到他满意为止……

这种差别怎么说呢?

就好像是画一个画,别的导演是提出画中要出现些什么东西,然后让演员自己发挥。

而他却是先用笔把大致的样子都勾勒了出来,然后再让演员去填充细节……

老实说,如果是以前的他,他肯定是不赞同余浪这方式的。

毕竟,用余浪这种方式,肯定会扼杀掉演员的灵气。

要知道,有很多经典的银屏镜头,都是演员在无意间完成的。

有些镜头,甚至干脆就是一些失误的镜头。

但按余浪这种方法来拍,那肯定是拍不出这样的镜头的。

只不过现在,在看了余浪拍出来的镜头后,他又不得不承认,余浪这种方法,似乎也有些可取之处……

至少,在看到这些成品镜头后,他不得不承认,有些镜头,他拍不出来。

而且,除了这一点,他还发现,余浪管得也特别宽。

不光是演员的表演,走位,台词,动作这些要管。

甚至,包括一些场景构图,镜头的摆设,包括一些灯光的映射,他都要管……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好像对方在脑海中,已经把整个画面都‘脑补’出来了。

他以前也听说过,有些天才导演,在拍戏之前,就已经把整部剧的画面,在脑海中全部构建出来了……

当时,他还有些不信。

可此刻,他也不得不信了!

至少,他发现,在接下来的时间,或许是大家对角色的理解都越来越深了。

而这部《新白娘子传奇》的拍摄进度,也越来越顺了……

……

再说此时的网络。

余浪现在,虽然在忙着拍戏,但他偶尔还是会关注下网络上的消息的。

毕竟,无论是他这本《儒道至圣》,还是周妍妍那首《阿刁》,甚至,还有这部《新白娘子传奇》,在网上都有着相当的讨论热度。

特别是这本《儒道至圣》。

随着最近这段时间的更新,这部作品也快上架了。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里边这个读书就能变强的设定,也终于完全的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而这个文道体系的设定,也算是全面映照现实了。

据说,现实中,就有一位民间的艺术家,在写书法的时侯,写出了妙笔生花的效果。

甚至,还有人把他之前那首《飞鸟与鱼》,都激发出了战诗的效果。

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文气值都暴涨了一波,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

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段时间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这个武林大会。

虽然,在余浪看来,这些名家的作品,写到三四十万字后,必然会崩盘。

但不得不说的是,用这种网文套路来写,在崩盘之前,确实还是很爽的。

无数读者都表示,对这些作品,看得是欲罢不能。

而武林大会的声势,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据网上的报道,受到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