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高僧扫塔(2/3)

然掌声雷动,无论男女老幼纷纷对慧贤法师充满了钦佩,待等掌声落定,刚刚发问的那人开始讲述自己所获得的那本小众佛经,慧贤法师听完便一一解答给在场的所有人听,不知不觉,日头偏西,临到最后,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与众人听。

“我有一个师兄,修习佛法心境纯澈,距离得道成佛仅差一步一摇,我师父承远大师曾对我等一众比丘尼说要以一首偈子作为试炼,以此来看看众人的禅心到底修到了何等地步,师兄在众家弟子当中位列魁首地位,当即便在师父的禅门前写下四句偈子,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所有僧众看完之后尽皆赞叹不已,就连师父也说他佛性很高,亲自诵读与众位僧人听,然而在场的唯有我一人不发一言,师父察觉到了我的异样,便来问我师兄写的好不好,贫僧如实相告,说道:‘师兄所言说的极是,可总有那么一点东西让弟子觉得有点差池,听罢师兄的偈子,我觉得可以修改一番。’师兄在一旁站立,一言不发,倒是有其他僧人对我产生了戏弄之心。”

慧贤法师抬头看了看菩提道场的众位百姓、居士以及其他寺庙的僧人,缓缓低下头继续说道:“之所以他们对我有所不屑,原因嘛,大概也是因为贫僧不识字吧,贫僧所会的经文都是师父师兄师弟们口述给我听的,说也奇怪,贫僧一听就会,会了便能传唱,然而就对这篇偈子,贫僧是这样修改的:心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紧接着,贫僧又言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僧听罢,突然又对贫僧夸赞起来,师兄依旧一言不发,师父却连连赞叹,收我为衣钵传承,师兄还是师兄。”

“想来,师兄的佛性要比贫僧高出许多,面对外人质疑而不为所动,面对有人挑衅而充耳不闻,不卑不亢,不骄不馁,如佛前一盏明灯,永不熄灭,照亮我佛弟子前行之路,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参透此大道者,舍我师兄其谁?”

慧贤讲述着自己的缺失,说自己仅是因为运气好而得到承远大师的传承,然而他越是这么说,越是能体现出不怒金刚的威名,永平城内,很快就将这位具备大贤能的高僧法号传扬了出去。

天色将晚,后面还有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慧贤法师也不断地解释着其中深意,刘昌路则是提前离场,今日白天,慧贤已经点的很明确了,永平城号称佛城,正朝着理想佛国的方向进发,可是如今就连象征我佛光华的七宝琉璃塔都暗淡不已,让那个修佛者看来这都是一处缺失,刘昌路说干就干,吩咐人等去准备一应物品,自己则是赶往塔前静待。

及至塔前,已经有很多人到了这里,这些都是今天白天在菩提道场听经的信徒,得了高僧的吩咐便来此等候高僧前来看自己亲手扫塔,也许能够获得高僧的指点,就此堪破六道,早早迈入西天极乐也说不准。

等到天色完全暗淡下来,慧贤法师带着今日白天里那个只顾着吃瓜果的年轻人一起来到了七宝琉璃塔前,这让刘昌路心中有些莫名其妙,若是换个人,至少今天还仔细的听过法师所讲的经文,这个人自己可是认真地观察过,从头到尾除了吃就是喝,吃相也不雅观,抱着盆子摆出一副粗鲁至极的模样,和那些威严端庄的高僧形象格格不入,怎么就单单和这么一个人一起来了此地呢?

慧贤拨开拥挤的众人,领着李唐逐渐的朝七宝塔走来,塔身年久失修,门上挂了一把已经锈蚀的大铜锁,锁孔也已经锈死了,找官府要来的钥匙根本不管用,有官府衙役从牢里提溜出来一个江湖上有名的小偷前来开锁,那小偷看了一眼便眉头紧锁,说了声除了砸烂别无他法,于是众人便找来了铁匠前来砸锁,刚砸到一半,慧贤法师便来了。

慧贤问清这些人此来的目的后,微微一笑道:“今日白天,贫僧是曾说过这七宝塔光芒暗淡,可是也没叫诸位半夜三更前来扫塔啊,不如各位施主檀越先回去休息吧,免得来日精神萎靡,耽误了你们的事。”

紧接着有人扛着扫把喊道:“大师,我们都是自发来的。”

“对啊,大师,我们都是自愿前来扫塔的,只求佛光早日能够普照大地。”

“大师,就让我们进去吧!”

…………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声音传来,慧贤笑道:“各位施主,贫僧今夜要在这塔里闭门修行,参悟佛法,恐不能让诸位今夜前来一同扫塔了。”

“可是门锁还没开啊,大师,好歹也让我们先把锁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吧。”有人喊道。

一旁站着的李唐从背后拔出赤霄剑,笑道:“这还不简单。”

只听“铿”的一声,铜锁应声而断,黑洞洞的大门就此打开,有人当即用火把探到门口,照亮里面的东西,厚厚的灰尘约莫有两寸,满墙的蜘蛛网一层挨着一层,若是不仔细打扫一番根本进不去人,这时候又有心疼慧贤的人站出来阻止,要慧贤今夜去自家修行,还保证不会打扰他的清修,慧贤微笑示意,仅是借了两把扫把,便将众人都赶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