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2/4)

竟前线的急报是今早才八百里加急传来的。

寿春城断粮的局势,陆司农多半并不知晓。

不过…

依着荀彧的想法,陆司农能掐会算的,若然算到了也并不奇怪,可…看他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倒像是一无所知。

“是这样…”荀攸率先解释道。“寿春城大捷…袁术五路兵马反叛,主力大将军张勋已经被我军俘获,如今的曹司空已经率十五万大军将寿春城团团围住。”

这…不是挺好的?

陆羽心里嘀咕着,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荀攸的话还在继续。“只是,出现点儿小意外…”

“什么意外?”陆羽急问…

“粮食的运送。”荀攸如实道:“如今寿春地界正直雨季,粮道被淤泥、浅水、滑坡阻塞,粮食几乎完全无法送至前线。”

嘶…

陆羽想到了什么,果然,不出他所料,寿春附近连续的降雨对曹军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

不止是粮道,甚至…在攻城上必定也会处处受到掣肘。

久攻不下,会是如今寿春城的境况。

如此这般,那最明智的打法…

反倒是…

陆羽的眼眸凝起,心头浮现出一个字——耗!

没错,就是耗着,老曹的粮食不多,可寿春城被团团包围,他们城内的粮食也不多。

哪一边先顶不住,哪一边先崩溃,另一边就能稳操胜券,这是看谁能把谁给耗死呢!

这种局势下,倘若老曹能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问题…那几乎稳操胜券。

等等…

陆羽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怪不得荀彧说他立下大功了。

原来是…

想到这儿,陆羽眼眸转开,望向不远处那“木牛流马”的方向,荀彧指代的大功原来是这个呀。

其实。

一个月制成木牛流马,这对陆羽而言是意外。

可…对如今的局势而言,却是间不容发。

“荀令君想用这木牛流马?”

陆羽直接开口。

“没错!”荀彧当即点头,“我来这边已经足足一个多时辰,就在远处,一项项的观察着木牛流马测试!无论是浅滩、淤泥、冰面…甚至是陡坡,这木牛流马均能完成运粮的任务,只是…”

讲到这儿,荀彧顿了一下,眉宇间平添了一抹惆怅。

“时间,我所担心的唯独是时间!”荀彧道:“今早接收到的信笺,是五日前曹司空发来的,而前线的曹军粮草只够坚持三十天!”

“哪怕是…今日起就开始大范围的制成这木牛流马,可要制出足够数量的,少不得需要十几日,而运送到陈国需要的时间更是少不得二十余日,这样看来…时间并不够!”

呼…

荀彧轻呼口气,“三十天,若粮食不到,曹司空那儿就断粮了…前线的局势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战场就是这样,瞬息万变。

前一刻,也许你还稳居上风,是猎人,下一刻…你就会变成雷武,就有可能殒命当场!

事关前线局势,荀彧不得不严谨的去考量。

这…

陆羽眼珠子一转,的确是个问题,他当初只琢磨着让太学生试着造这“木牛流马”,可还没顾上大规模的生产呢!

真要大规模的去生产,那征募木匠、准备木材、一道磨合,都需要不少的时间。

荀彧说的时间并不算保守…

陆羽一撇嘴,看起来,爱莫能助了。

当然了,即便他的木牛流马帮不上忙,老曹也会有办法的,只不过…会死不少人罢了。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

老曹在征讨袁术时,遇到缺粮的问题。

他会命粮官用小斛分发口粮,将最后三日的粮食硬是拖到十日。

最后一日则斩杀粮官,那一句著名的“汝妻子,我养之”就是出自于这里,等到这些作罢,将士们的愤怒因为粮官的死而被平息。

曹操则向将士们坦言,军中已经无粮,今日是最后一顿!

这顿饭之后,全力攻城,不成功则绝无退路。

以此逼出一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雄兵,以惨重的代价强行攻破寿春城。

这已经算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老曹最极限的输出了。

至于代价有多惨重…

六万…这一战,曹军死了六万人。

想到这儿,陆羽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明明…再多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可以避免这六万人的损失,可…

“唉!”无奈的叹出口气,人在乱世,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就在这时…

“不对!”

“时间是刚刚好!”

一道声音传出,说话的不是别人,乃是一向沉默寡言的荀攸。

唔…

此言一出,陆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