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152章 抄袭?这叫母子连心!(2/3)

“铜、铁二者,皆取于山矿,乃天成而不可人制之物。”

“盐、布二者,虽可人制,然其工序甚繁,较之于粮米,更难取之。”

“及此五者,因何从未曾专营······”

“或乃殷商、姬周皆未念及此,而春秋列国皆土窄而弱,无力为之?”

见刘盈略带不确定的道出自己的猜测,吕雉只轻笑着一点头,又微微一摇头。

“然,亦不然。”

“春秋列国不专营此五者,确乃国小力若,无以为之。”

“然殷商、姬周,却非无人念及专营。”

“而乃此二者,纵富拥神州,亦无力为专营之事······”

稍带感叹的道出这句话,便将吕雉悠然长叹一口气。

“夕者,管仲凭渔盐之利,佐桓公九合诸侯,不失为史家之绝唱。”

“然纵管仲之贤,亦只凭渔、盐而牟利,再以所得之利强国富民,而不敢行‘专盐’事。”

“吾儿以为,此乃为何?”

“可是管仲不知,若使天下之盐尽出于齐,可使齐强胜列国之合?”

“亦或桓公九匡诸侯,其威无以迫列国,许齐盐专营?”

听到这里,刘盈终于是茫然的摇了摇头,对吕雉微一拱手。

“儿愚钝,还望母后解惑······”

见刘盈摆出一副竖耳恭听的架势,吕雉终是深吸一口气,为这个稍有些涉嫌帝王之术的话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其一者:人。”

“若往昔,管仲欲专盐,欲使齐盐可足天下之用,当使齐人尽为卤盐之匠,方可行。”

“然若如此,齐人尽不事农耕、军阵,只知卤盐而输售列国,齐人以何为食?”

“又何来精悍之锐士,护齐之社稷?”

“无粮米为食、锐士相互,列国安能不嫉羡专盐之利,而兴兵掠夺之?”

说着,便见吕雉慈爱的摸了摸刘盈的脑袋。

“于吾汉家,亦同理。”

“若欲专盐,便当得卤盐之匠数以十万,顷少府之力,方可足天下所用;然少府,总不能只知卤盐,而不制军械、箭羽?”

说到这里,吕雉又是一叹气,将目光望向殿外。

“其二者:利。”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无论盐、布,亦或粮米、铜铁,但专营,其利,皆巨之又巨!”

“如此巨利,若由朝堂专营,安能不为人所嫉羡,行私食,乃至毁阻事?”

“便言粮米之专营,但粮价大跌,关中民自当奔走以庆,粮商米贾,亦只得忍气吞声。”

“然食封国租税之功侯贵勋,安能坐视米价暴跌?”

说着,便见吕雉略带阴戾的一颔首:“纵今,功侯贵戚皆识大体、顾大局,然亦不乏尸位素餐,败诉其内之纨绔!”

“吾儿行粮米专营事,此辈,恐当日夜绯言于陛下身侧,言吾儿不当立!”

说着说着,吕雉便似是想起什么事,亦或是什么人一般,竟隐隐有些咬牙切齿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待刘盈面色都有些尴尬起来,才将吕雉若无其事一叹气,继续道:“再者,专营之利愈巨,其始所需之钱粮,亦愈巨。”

“便言此番,吾儿欲绝天下货粮之贾,而令少府专营米粮事。”

“——若确得行,关中粮价,确当不复鼎沸;少府亦可凭此,累赀万贯,而富国强兵。”

“然吾儿可知:若欲专营关中之粮,需得粮仓几处、吏佐几何,又护仓之兵卒、监察之御史几多?”

“今之府、库,可能承兴建粮仓之钱粮、力役,日后,可能承仓吏、兵卒之俸禄、军粮?”

又是接连发出数问,吕雉才终于面带迟疑的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刘盈的手背。

“此间事,盈儿,确有些孟浪了······”

“待日后,当时刻谨记:谋定,而后动;未定则勿动。”

“若谋未定而先动,且不论成败,终当因人之绯言,而功败垂成。”

“嗯?”

看着老娘望向自己的目光中,那一抹若隐若现的期翼,刘盈只轻笑着一点头,却并没有着急开口应答。

措辞良久,才见刘盈带着自信的微笑,起身对吕雉稍一拱手。

“儿得叔孙太傅教言: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又《尚书·洪范》曰: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既如此,儿或可试言:民之大事,唯食与货?”

闻刘盈此言,吕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旋即佯怒的一绷脸。

“吾言‘管仲’举教,吾儿以《洪范》为对?”

“既如此,吾便一闻:叔孙太傅,教吾儿者何物。”

便见刘盈闻言,稍带撒娇的嘿嘿一笑,便将自己的看法和打算,尽数摆在了老娘吕雉面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